于丹讲座观后感如何写?

今天我和儿子一大早就起床了,一起观看于丹讲的教育节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并且从中学到了许多,解决了我们困惑已久的难题 。
每个家庭都是围绕着孩子转,现在不比以前了,只要学到书本上的知识就够了 。现在的孩子,除了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外,还要学习各种技能,怎么优秀怎么来 。现在小孩压力大,大人压力大,感觉都是在比较中生活着,真的是印证着于丹老师说的这句话:生与死是确定性的,其余的都是不确定性,兴趣班是为了提供不确定性,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所作为 。
大人的行为也影响着孩子,所以以后我会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带来好的榜样!
孩子之所以优秀,肯定是培养出来的,离不开老师的培养,离不开家人的培养,做人到做事,以后会给予孩子更多的爱,更多的鼓励,充满着正能量!孩子是乐观的,以后对待任何事情都会以乐观态度去处理 。
关于分数方面的问题,做家长的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个好的分数出来,没有考个好的分数出来时,就对孩子说:“怎么考个这个分数回来了,你看看别人,都比你高” 。虽然心里想不应该这样说孩子,但这话还是藏不住,脱口而出 。看了于丹的节目后,知道自己这样不好,要正确引导孩子慢慢进步,切不可一步登天 。
关于孩子自身安全的问题,在学校,老师教了一部分,其余的作为家长也应该尽到责任,让孩子知道遇到困难怎么办?怎么去处理?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险的 。
作为家长,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希望能和孩子一起成长!人只要活着,就得学习,学无止境!
今年的双十二,让我们的心灵收获满满!

于丹讲座观后感如何写?


晨风拂过发稍,烦闷的心似乎清爽了许多 。耳畔,于丹老师的话语久久不能散去 。
于老师谈到教育,像《论语》中“入则孝,岀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仁有余力‘则以学问文”,分为3部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书本教育 。让我们认识到最重要的不是书本教育,而是家庭教育 。
作为一位独生子女,我是比较孤单的,时不时以自我为中心去要求他人 。看完讲座,我明白了他人的给予对他们来说不是本分,而是情分,他们选择不给予,那才是本分 。我们中学生应该在给予他人中获得尊重,感到快乐 。作为一位独生子女,我也比较容易发脾气 。听完“钉子”的故事后,我懂得了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获得更多的快乐 。
于老师还说,生活的可能性比决定的知识更重要 。想想,也的确如此,科学家们不都是用生活的可能性去创新吗?他们最后不都完成了自己的发现然后功成名就?科学家们在创新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挫折,他们有躲避它们吗?没有 。所以他们走向了成功 。我们也应该学会勇敢地面对挫折,不逃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