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雏菊》有感怎么写?( 三 )


(三)各得其所 , 各安其分
各得其所 , 各安其分对于日本人来说 , 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价值观念 。因此 , 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阐述这个问题 。在日本 , 等级制度被他们看做是理所当然的 。他们将其视为一种社会结构 , 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也严格遵循它 。在德川时代 , 维持封建社会安定的两个阶层是武士和农民 。农、工、商是庶民 , 而武士却不是 。武士的佩刀不仅是一种装饰 , 而且还是一种特权阶级的代表 , 他们有权对庶民使用佩刀 。当然 , 这在很多国家包括我们 , 都存在过等级制度的时代 。但是让我们感到耳目一新的是 , 在日本 , 等级制度并不是规定只是同一等级内部才可以通婚 , 它允许阶级的流动性存在 。比如说 , 富人和武士之间是可以结成婚姻的 , 富人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地位 , 而武士可以获得财富的支持 。因此 , 日本的贵族和市民几乎不存在任何阶级斗争的痕迹 。这相对于我们国家或者欧洲国家是不大相同的 。
此外 , 日本是一个强调礼仪的国家 。他们在行使礼仪礼仪时 , 不仅要考虑等级差别 , 还要考虑性别、年龄、家庭关系以及过去的交情等等 。甚至在在日本家庭中也保有十分繁琐的礼仪 , 例如妻子要向丈夫鞠躬 , 走路时要跟在丈夫背后 , 因为妇女的社会地位比丈夫低;孩子要向父亲鞠躬;弟弟要向哥哥鞠躬;女孩子则不论大小都得想哥哥弟弟鞠躬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日本妇女的地位也是比较低的 。
(四)报恩与情义
在整本书中 , 最让我搞不清楚的就是有关于报恩和情义这两部分了 。作者认为 , “恩”是永久长存的债户 , “报恩”则是紧张如显得偿还 。欠恩不是美德 , 报恩却是善行 。而情义分为对社会的情义(即同伙人报恩的义务)和对名誉的情义(即维护名誉使其不受玷污的责是否任) , 前者类似契约性的关系 , 后者则是履行与生俱来的亲属责任 。情义与义务有一定的差别 , 情义包括对姻亲家属所承担的一切义务 , 而义务则只包括对直接家属负担的义务 。关于这两个问题 , 我觉得也是日本人比较有重要的思维观念之一 。作者把报恩的义务分为义务和义理 , 前者是难以全部报答的恩惠 , 是没有时间限制的义务;后者是只要相等的报答了就可以了 , 而且有时间限制 。义务包括忠、孝以及任务 , 后者包括对君主的义务、对远亲的义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