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鲁迅|终于读懂鲁迅的《社戏》
社戏鲁迅(终于读懂鲁迅的《社戏》)
少年时读鲁迅先生的《社戏》,只当课文来学,并无太多感受 。长大后,经历了种种世事,才发现我们奋斗半生,都是想回到童年 。
011922年,鲁迅42岁,已经混成了标准的成功人士:国外留学回国的海归,一线城市北京工作,教育部中层干部,北大兼职老师 。在文艺界,更是旗手人物,一众新青年的偶像,关键是还有钱,月入50K,买了大房子,你说气人不气人 。
但等等,这位成功的中年人,好像过得不是很开心 。
在写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一批深刻的作品后,42岁这一年,百思特网他突然写了一篇回忆童年的小说,叫《社戏》 。
很难得,这次鲁迅没有批判封建礼教,也没有怒怼反动派,更没有揭露国人的劣根性,而是一派文艺小清新的风格 。
人一开始回忆以前的美好,就说明现在不太如意了 。
当年读这百思特网篇文章,我们只记住了他与乡下小伙伴的趣事:晚上划船去听戏,回家时偷了田里的罗汉豆,在船舱里煮来吃 。
现在重读,才发现原来写乡下的社戏前,鲁迅先写了两次在大城市北京听戏的经历,两相对照,才更衬托出乡村的美好来 。
这时候会明白,任你怎么成功,任你在大城市风光还是落魄,其实我们都想回到童年 。
小说还是那篇小说,只是,我们都长大了 。
童年
02鲁迅在城市听过的两场戏,都不太愉快 。
兴致勃勃地跑到什么园,戏文已经开场了,在百思特网外面也早听到冬冬地响 。我们挨进门,几个红的绿的在我的眼前一闪烁,便又看见戏台下满是许多头,再定神四面看,却见中间也还有几个空座,挤过去要坐时,又有人对我发议论,我因为耳朵已经喤喤的响着了,用了心,才听到他是说“有人,不行!”这样的场景,我们一定不陌生 。
就像我们好不容易想去听场演唱会,两千的票买不起,三百的票都卖完了,最后在嘈杂的场外,终于从黄牛手中加价买到张票,进去一看,特么在最靠后最边缘的位置了 。
正对舞台的最好的那几排位置,倒似乎还空着,可你知道,那是重要人物的专座 。
明星上场,大家喧闹一片,你看着前面的人影晃动,伸长了脖子,也只看到歌手那模糊的影子 。
吹哨声此起彼伏,大家跟着嘶吼,高喊着明星的名字 。你跟着喊了两声,又觉得有点不自在,终于只是安静地坐着,最后在喧嚣中默默退场 。
鲁迅比我们更不能忍,看了角落里那高高的长凳,都没勇气爬上去,感觉像是严刑拷打的刑具,赶紧毛骨悚然地出去了 。
你看,都说大城市大城市,可是我们感受到的,却是逼仄、压抑、杂乱,而不是“大” 。
青春时觉得嗨,后来觉得吵
第二次看戏,除了同样无立足之地,拥挤吵闹不堪外,还有油腻的人来恶心鲁迅 。
我又不知道那名角是谁,就去问挤在我的左边的一位胖绅士 。他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了我一眼,说道,“龚云甫!”我深愧浅陋而且粗疏,脸上一热,同时脑里也制出了决不再问的定章,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 。鲁迅挤在一大群人中站在看戏,看到不认识的演员,向人打听还被看不起,等了半天,压轴的大牌也没出来,最后实在无法忍耐,中途退场了 。
我向来没有这样忍耐的等待过什么事物,而况这身边的胖绅士的吁吁的喘气,这台上的冬冬喤喤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加之以十二点,忽而使我醒悟到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 。
走到场外的大街,才长呼了一口气,觉得空气是那么沁人心脾 。
现在很少看戏了,但这个环境,倒是像极了现在很火的户外音乐节,热爱摇滚和民谣的中年人,也想去凑一把热闹,找找青春的感觉 。
去了一看,整个白天都是些叫不上名来的乐队,兵兵乓乓的敲打,鬼哭狼嚎的喊唱,人群汹涌,听不清在唱些什么 。等了半天,也不见自己喜欢的崔健、许巍、朴树这些人出场,挤在人群中又不舒服,只能自嘲老了,玩不起了,还是回家听听喜欢的音乐吧 。
- 海洋里的新生活
-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突然读懂了鲁迅
- 挑水修炼
- 《山海经》读后感怎么写?
- 最新鲁迅二十四孝图读后感怎么写?
- 最新二十四孝图读后感写法怎么样?
- 鲁迅《二十四孝图》优秀读后感怎么写?
- 三九天|三九天能艾灸吗
- 鲁迅故居的导游词怎么写?
- 童眼看鲁迅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