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古诗词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所有古诗( 五 )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
童趣 译文
回想我童年的时候,能够对着太阳张开眼睛,明察秋毫,见到极小的东西,必定细细去观察它的纹路,所以常常得到事物之外的趣味 。
夏日的蚊子声音象雷鸣,我心里把它比作成群的仙鹤在天空飞翔 。心里这么想,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变成仙鹤了 。我抬起头看,脖子都硬了 。我又让蚊子留在帐子里面,慢慢地吸口烟喷出来,叫蚊子冲烟飞鸣,当作青云中的白鹤观看,果然就象鹤唳云端一样,令人怡然称快 。
我又常在土墙凹凸的地方,或是花台小草丛杂的地方,蹲下身子,与花台一般高,定神仔细观察,以丛草作为树林,以小虫和蚂蚁作为野兽,以泥土凸的作为山丘,凹的作为山谷,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有一天,见到有两个小虫在草里斗,看得正高兴的时候,忽然有个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个小虫就被它吞了进去 。我年纪小,正看得出神,不觉吓得叫了起来 。定了定神,捉住这只癞虾蟆,鞭打了数十下,驱逐去别的院子。
10.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20.《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 。(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 。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 。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 。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 。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 。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 。
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房间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看不清它的层次 。(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 。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