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酒的诗词 苏轼的有关“酒”的诗句有哪些

  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译: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
  2.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
    译: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
  3.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译: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
  4.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译: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 。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想随便去哪找点水喝 。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
  5.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 望江南·超然台作》
    译: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
  6.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译:酒并非好酒,却为客少发愁,月亮虽明,却总被云遮住 。
  7.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 清,如此良夜何!”--《后赤壁赋》
    译: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 。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
  8.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译:酒醉放歌君相和,醉倒在地君扶我,只有醉时忘忧愁 。
  9.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喜雨亭记》
    译:于是我在亭子里开酒宴,向客人劝酒而告诉了这件事,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
  10.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满庭芳·蜗角虚名》
    译:江南的生活多好,一千钟美酒,一曲优雅的《满庭芳》 。

苏东坡关于酒的诗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本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节,当时苏轼正任密州知府 。
中秋,皓月当空,银光泻地,苏轼想起了分别七年的苏辙 。词人举杯望月,心中生起无限遐思“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出照人”张若虚痴情的,在苏轼心中回响 。不禁触景生情,睹物思人 。
本词开篇,豪迈的意气,在“把酒问天”中排空直入,似乎潇洒的带走了一些作者的郁愤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将天上与人间作对比,突出了他当时“仕”与“隐”的矛盾心理,词人不满现实,企望天上的纯洁 。但天上恰如人间,同样不能圆满,同样一种缺陷的美好 。苏轼遥望月宫,似与嫦娥共舞,身处瑶池仙境,起舞弄影的飘逸中带着几分酒后的轻狂 。
随着月光的移动,低照在门窗上,照的屋里的词人难以入眠 。无眠的孤清与亲人分离的悲凉只能唯圆月是问 。但作者知道人之离合与月之圆却是自右而然 。既知此理便“不应有恨”,从而感情转入理智,化悲怨而为旷达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表达了作者乐观的态度:既只要人常在,纵然千里阻隔,也能同赏一轮明月,恍如咫尺相依 。
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契合人事 。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本词意境虚虚实实:文字在幻想与现实中穿梭‘思绪在天上与人间中徘徊 。孤独的作者终于求得出路:离合的悲欢,政途的苦闷,只可借自宽自慰来消解,只能旷达的一笑而过 。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传说神仙世界里只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 。)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