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情感词语 经典情感古诗词( 五 )


抱柱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坚守信约.
班马
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问鼎
春秋时,楚庄王北伐,陈兵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后遂以“问鼎”喻篡夺政权.
辞第
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后以喻为国忘家.
请缨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喻杀敌报国.
还珠
古时合浦盛产珍珠,但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
金鸡
古代传说天鸡星动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竖起长竿,在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布大赦令.后便以“金鸡”借指大赦令.
烂柯
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
青眼
相传三国时魏国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
高山流水
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时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
牙弹琴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雅.
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鸿”一语出自“鸿雁”.《诗��小雅��鸿雁》曰:“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q0)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鸣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巴歌
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
白衣苍狗
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
莼羹鲈脍 指家乡风味.典出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张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菰菜羹:菰菜、莼羹.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
代指书信.
庄周梦蝶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采薇
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仕周.
碧血 化碧
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
折桂
比喻科举及第.典出《晋书��却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怀橘
指孝顺双亲.典出《三国志��吴志��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绩怀三枚,去,拜辞坠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
红叶
代称传情之物.
昆山玉
比喻杰出的人才.
咏絮
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
柳营
指军营.《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太许可,才可入营.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