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月份的古诗词 带有月份的古诗( 三 )


多情谁似南山月 , 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 , 曲江池馆 , 应待人来 。

  •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宋代 杨万里
    月未到诚斋 , 先到万花川谷 。不是诚斋无月 , 隔一林修竹 。
    如今才是十三夜 , 月色已如玉 。未是秋光奇绝 , 看十五十六 。
  • 《苏秀道中》——宋代 曾几
    苏秀道中 , 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 , 秋苗以苏 , 喜而有作 。
    一夕骄阳转作霖 , 梦回凉冷润衣襟 。
    不愁屋漏床床湿 , 且喜溪流岸岸深 。
    千里稻花应秀色 , 五更桐叶最佳音 。
    无田似我犹欣舞 , 何况田间望岁心 。
  • 《少年游》——宋代 苏轼
    雨洗娟娟嫩叶光 。风吹细细绿筠香 。秀色乱侵书帙晚 。帘卷 。清阴微过酒尊凉 。
    人画竹身肥拥肿 。何用 。先生落笔胜萧郎 。记得小轩岑寂夜 。廊下 。月和疏影上东墙 。
    (注:元丰六年七月六日 , 王文甫家饮酿白酒 , 大醉 。)
  • 《满庭芳》——宋代 方岳
    星昴呈祥 , 山川钟秀 , 果然生此真贤 。精神莹澈 , 秋水共长天 。况值西风初起 , 中元过、七日凉先庭院爽 , 称觞贺客 , 车马看骈阗 。
    开筵 。称寿处 , 红袖歌舞 , 脆管繁弦 。愿公与椿松 , 对阅天年 。纵使平分风月 , 不容暂、吟醉苕川 。龙光近 , 行看凤诏 , 促入秉钧权 。

  • 带有月的古诗有那些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宋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译文: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
    2、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宋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译文: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 , 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 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
    3、人生得意须尽欢 , 莫使金樽空对月——唐 ·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
    译文: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 , 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
    4、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唐 · 李白《静夜思》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 , 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
    5、江天一色无纤尘 , 皎皎空中孤月轮——唐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译文:江水、天空成一色 , 没有一点微小灰尘 , 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
    关于六月份的古诗词 带有月份的古诗

    扩展资料月球 , 俗称月亮 , 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玉盘 , 是地球的卫星 , 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 , 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 。
    月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 , 月球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 。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 , 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
    月球可能形成于约45亿年前 , 在地球形成后不久 , 有关它的起源有几种假说 , 得到更多事实证据支持的说法是它形成于地球与火星般大小的天体-“忒伊亚”之间一次巨大撞击所产生的碎片 , 在地球外围聚集而形成的“大碰撞起源说” 。
    月球正面大量分布着由暗色的火山喷出的玄武岩熔岩流充填的巨大撞击坑 , 形成了广阔的平原 , 称为“月海” , 实际上“月海”中一滴水也没有 。月海的外围和月海之间夹杂着明亮的、古老的斜长岩高地和显目的撞击坑 。
    它是天空中除太阳之外最亮的天体 , 尽管它呈现非常明亮的白色 , 但其表面实际很暗 , 反射率仅略高于旧沥青 。由于月球在天空中非常显眼 , 再加上规律性的月相变化 , 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文化如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历法编制、文学艺术和风俗传统等产生重大影响 。
    月球的自转与公转的周期相等(称为潮汐锁定) , 因此月球始终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 。地球海洋潮汐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月球引力的作用 。
    由于地球海洋的潮汐作用力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 , 地球的自转总是受到一个极其微弱的作用力在给地球自转“刹车” , 长期积累下来 , 有充分的证据表明 , 地球的自转周期越来越慢 , 一天的时间极其缓慢地增长 , 大约几年增加1秒;由于地球的反作用力 , 使月球缓慢地距离地球越来越远 , 每一年远离地球大约3.8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