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文体 十道与古诗词有关的问题( 二 )


1、古体诗
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以前(主要是汉魏)的诗歌和模仿唐以前的诗歌创作的作品 。它由民歌发展而来,不求对仗、平仄,用韵自由 。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用乐府的形式创新题,称新乐府,仍属古体诗的范围 。
2、近体诗
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今体诗""格律诗",句数、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 。分律诗和绝句两类 。
3、律诗
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律和七律 。它在音韵、平仄、句式、对仗上都有一定规格和要求 。全诗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
4、绝句
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绝和七绝,四句一首,一般认为是"截律诗之半"而成 。
5、楚辞
诗歌的一种体式,因产生于战国时期南方楚地而得名,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 。
特点:熔汇大量神话故事,富于幻想和浪漫气息;除抒情外,大用铺陈的方法;句式比较散文化,大量用"兮"字 。
6、新诗
又称"现代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来产生的新体诗歌 。它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歌格律的限制,采用了较为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便于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
新诗要求做到精练、押韵,大体整齐 。
7、歌行体
乐府民歌的一种体式 。歌是总名,铺张本事而歌称行,与"吟""曲""引""叹""篇""调"等均称"乐府歌行体",其间无严格区别 。
特点①
有固定的词调,而大多篇无定句,句无定字,以杂言为主,语多口语化,通俗生动;②音韵节奏上押韵比较自由,不讲平仄、对仗;③表现手法:除比兴外,多用排比铺陈,叙事曲折淋漓,长于对话和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塑造形象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古诗词问题和回答,越邪门越好 。快哦!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的是(c)
A、塔里木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准葛尔盆地
解析:西岭雪山距成都95公里,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的西岭雪山,总面积482.8平方公里.区内大雪山海拔5364米,是成都第一峰,终年积雪不化,在阳光照射下,洁白晶莹,银光灿烂,秀美壮观.唐代大诗人杜甫盛赞此景,写下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绝句.西岭雪山也因此得名.
2、杜甫的著名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形容的是:( c)
A、安徽黄山 B、江西庐山 C、山东泰山 D、四川峨眉山
解析:此诗描写的是我国著名的东岳泰山.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座落在山东丘陵之中,周围山地高低起伏,低山连绵,唯泰山突颖面出,海拔1532米,为山东丘陵中海拔最高的山峰,号称五岳之首.泰山历受各朝帝王重视,不少帝王登基之初,大多到泰山进行封禅,表示改制应天,以告太平.历代文人学士亦慕名而来,留下不少赞美泰山的诗篇和题字或游记,以致泰山成为闻名中外的五岳之尊.
3、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形容的是:(d)
A、四川九寨沟 B、长江三峡 C、海南“天崖海角” D、桂林山水
解析:写的是广西桂林的象鼻山和漓江.广西桂林是世界闻名的岩溶山水风景区,以“山青、水秀、石美、洞奇”闻名于世.唐代诗人韩愈《送桂州严大夫》的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来赞颂桂林山水的美丽.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描述过去的:(b)
A、东北平原 B、河套平原 C、华北平原 D、成都平原
解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描绘了我国内蒙古草原水草肥美,牛羊成群的景色.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枯藤和老树,小桥和流水分别是对西部干燥景观和江南湿润地区的对比写照.毛泽东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给我们描绘了冬天的自然景色.毛泽东的《昆仑》一词中写道“横空出世,莽昆仑.飞出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既写出了昆仑山之高,又写出了山上茫茫苍苍的积雪,被狂风一吹,沸沸扬扬的景象.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是:( a)
A、江西庐山 B、安徽黄山 C、青藏高原 D、桂林猫儿山
解析:苏东坡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而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从横看、侧看,从远视、近视一观察庐山,所见的庐山雄姿各不相同,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为人在庐山之中.庐山飞峙于长江南岸,鄱阳湖滨,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山体不大,但平地而起,显得特别挺拔.主峰汉阳峰1473米,常隐没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变幻莫测.从地质构造上看,它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所以“横看成岭侧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