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由来和历史发展 诗的起源与发展是怎样的( 八 )


在魏晋南北朝以前,诗的格律和声韵还没有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律,只是由作者按照个人的内容需要和声韵感觉来进行写作 。到了魏晋,由于受到了印度(古称天竺)的梵音学的影响,我国的声韵学得到了发展 。齐梁的周喁和沈约总结了汉字的发音规律,提出了“四声”“八病”之说,使诗歌创作由自然的声律发展到讲究追求声律,出现了作诗要注意平仄和韵律的性质,形成了格律诗的主要内容 。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在继承前代诗歌的基础上,唐代的诗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形成了固定的分类 。其分类有两种,一是古体诗,也叫古风;所谓古体诗,是指模仿唐代以前的传统诗体,没有一定格律,篇幅可长可短,用韵平仄都比较自由,句子的字数有整齐的,也有不整齐的;其中主要分五言古体和七言古体两种 。二是近体诗,也叫今体诗(这个“今”指的是唐朝),就是我们所说的格律诗;近体诗不象古体诗那样自由,在篇幅,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 。它基本上可分为两种:律诗和绝句 。律诗和绝句都分五言和七言,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作排律 。
在唐代中期,由诗派生出新的体裁,这种体裁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 。由于词是由诗派生出来的,所以词又被称为“诗余”;另外,由于词的句子字数长短不一,古人也称为“长短句” 。
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曲可以说是词的另一体 。那么它跟词有什么不同呢?除了咏唱时的伴奏乐器不同以外,在语言上更加接近口语 。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加衬字 。如张养浩的《闲居三首之一》“昨朝杨柳依依,今朝雨雪霏霏,社燕秋鸿(忒)疾苦 。(不是)浊醪有味,(怎)消磨(这)日月东西 。”其中括号内的字就叫衬字 。
上面简略地介绍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http://student.zjzk.cn/course_ware/yuwen/yuwen/cankaozl/wenxueshi.htm
元宵节的诗词对联,各地习俗,历史发展和起源故事有什么?元宵节的诗词对联: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
这首诗不落俗套,取材农村,绘声绘色,元宵景物毕现眼前 。灯月辉映的乡村是美的,灯月映照下的村女则更美 。她们青春焕发,喜气洋洋,尽情欢笑 。明代张灯的日数,自太祖始增为十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 。
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成为了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最爱“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一句,整首诗至此,已将“良辰”“娱人”“笙歌”“开口笑”“消良辰”连成一线,组成了一幅元宵喜乐图 。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
本诗描写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消魂的时刻 。“万灯明”万灯,泛指很多灯,明则是亮起来了 。
正月中旬动帝京:“正月中旬”正月的中旬就是指正月十五 。“动”震动 。形容热闹 。“帝京”是指京城、国都百内人连袖舞:“三百内人”应该是指很多的宫女 。
“三百”也是形容人数众多的,非实指 。“连袖舞”是指一时天上著词声跳舞 。“一时”是说当时,“天上著词声”是指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 。也是极言歌舞的热闹和盛大,以及街上人数的众多,声可直传天上 。
习俗:燃灯,赏灯
起源来历故事: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 。(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
诗词的由来和历史发展 诗的起源与发展是怎样的

诗歌的发展史发展顺序:诗经——楚辞——乐府——赋——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新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