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表现手法|散文的常见艺术手法

散文的表现手法(散文的常见艺术手法)散文的表现手法|散文的常见艺术手法



【散文的常见艺术手法】
一、表达方式:
1.叙述
(1)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能给人自然亲切、真实可信的感受,便于直抒胸臆,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 。缺点是容易受到时空的局限,非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事情就无法写进去 。
第二人称:一般都兼有拟人的意味,因此能使语言生动;而在表情达意方面,便于对话、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抒情,增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 。但有环境限制,有明确的倾诉对象 。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的生活,显得客观冷静,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便于叙事和议论但缺少真切感 。
(2)叙述方式

顺叙:故事的基本因素交待清楚,使叙述自然顺畅,使文章层次清晰,眉目清楚 。(1-2-3)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1-2)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1-2-X-3)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1-2-3-X)


2.描写
(1)详略得当

工笔细描(详、繁):绘形绘声绘色,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物或事物的形象性格或事物的完整面貌
粗笔白描(略、简):廖廖数笔,简洁传神地勾勒出人或事物的神韵


(2)正侧结合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人物或事物的肖像神态、心理、细节、语言、动作,使人物或事物形象更加生动逼真,栩栩如生 。
侧面描写:通过旁人或景物、环境来有力的烘托某一人物或事物的形象 。


(3)细节描写
人物、事物某一细小的神态、动作:关注细节,于细微处见精神;以小见大,更能表现人物或事物的神韵 。


(4)写景技巧
移步换景,定点换景,定景换点
形声色味触结合;由远而近,由近而远
由动而静,由静而动
动静结合,以动衬反衬静,以有声反衬无声
从高到低,从低到高
从上到下,从下到上
由表及里,由外而内
修辞角度


(5)场景描写的6大功能

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造意境与渲染气氛,抒发感情,感染读者
给全篇“定调”
烘托人物心理,揭示人物性格
作为某一现实生活的象征
烘托主题


(6)其他笔法
主次结合,相得益彰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先抑后扬,引发好奇
对比衬托,有力突出


3.夹叙夹议
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是叙述的升华,使文章既有形象性又有哲理性


4.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情感浓烈饱满,直接感染读者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情感抒发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


散文的表现手法|散文的常见艺术手法



5.议论
开头或结尾的议论点明文章的主旨 。
文章中间的议论常起过渡、引出主旨的作用 。
(二)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和其他表现手法经常放在一起考查的 。从提问的方式来看,有时是直接问某部分或全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并顺带考查这种手法的作用,有时是让你鉴赏(赏析) 。
(1)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描写对象更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
拟人:把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使描写对象生动活泼、亲切动人 。
排比:增加文章气势 。用来状物,景象迭起,五彩缤纷;用来叙事,丁卯纷陈,有条不紊;用来说理,充分全面,淋漓尽致;用来辩论,气势磅礴;用来抒情,酣畅淋漓,缠绵悱恻 。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引人联想,具体生动 。
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能更鲜明地突出描写对象的某一特征,给人以启示 。
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强调、突出重点,升华主旨或句意 。
对偶: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便于吟诵;在内容上或两两对比(或映衬,或补充) 。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