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词之美视频 中国古代诗歌之美( 七 )


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美是中国古代诗人创作诗歌追求的终极目标和最高理想,是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它从立意命题,内容形式上尽善尽美,追求个性与共性并重,微观与宏观统一,主体与客体交融,是浑然天成,自然和谐的审美境界 。
总 的说来,意境是诗人和艺术家直觉和理解、情感和思维、意识和无意识相互交融,共处于兴奋状态下所获得的既能恰当地寄托自己的情感心意,又能巧妙地使之生发 延展的知觉表象,它只须抓住那些能唤起特定情感的自然特征,便能以一种洗练,含蓄的形式,给人以强烈的情感上的影响,使景物的特点和人的情怀自然地结合起 来,从而才能普遍引起人的喜悦或为之动容的情感,也就是美感 。或者随便以一首诗词为例,谈这首诗词的意境之美
谈谈中国古典诗词的中和之美,500字中国古代艺术把中和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 。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激,要求适中,无偏无颇,中和之美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 。也就是说,只允许怨而不怒的委婉劝说不允许尖锐的揭露批判,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不能超越儒家传统道德规范,要发乎情,止乎礼 。温柔敦厚地师教被引入艺术的创造原则之后,就要求诗词在艺术表现上要蕴藉含蓄,深婉委曲,内容要浓郁厚笃,既不叫嚣乖张,又不浅显直露 。简而言之就是含蓄蕴藉哀而不伤 。含蓄蕴藉是总体原则,哀而不伤是对这个总体原则的补充 。
沐浴小小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

【中国古代诗词之美视频 中国古代诗歌之美】

中和之美是中国特有的美学范畴和审美形态,也是中国美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以及审美鉴赏和批评的重要标准,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也出于此 。何谓中和之美?儒家、道家、墨家的先哲们都有精彩、详尽、深刻的阐述,这不是我们在这里探讨的重点 。当代学者陈铭在阐述这一问题时说:“要体现中和之美是有其基本含义的,那便是儒家所倡导的温柔敦厚 。在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中,中和尺度要求和谐地、适度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矛盾关系,强调矛盾的统一性,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共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