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落款|从瓷器款识品析中国历史朝代之美

瓷器落款(从瓷器款识品
在中国的瓷器发展史上,由宋代的大江南北成百上千窑口百花争艳的态势经由元代过度之后,到明代几乎变成了由景德镇各瓷窑一统天下的局面 。
众所周知,景德镇瓷器产品占据了全国的主要市场,因此,真正代表明代瓷业时代特征的是景德镇瓷器 。景德镇的瓷器以青花为主,其它各类产品如釉下彩、釉上彩、斗彩、单色釉等也都十分出色 。
瓷器落款|从瓷器款识品析中国历史朝代之美



明代瓷器的制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其中洪武、永乐和宣德为最高峰 。
中期: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其中成化最著名 。
晚期: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 。其中嘉靖、万历量最大 。
瓷器落款|从瓷器款识品析中国历史朝代之美



在明代之前的景德镇瓷器基本上是没有款识的,到了明朝永乐之后,官窑瓷器上面就开始写上本朝的年号款,干支款以及图记款等等 。最多的是用青花书写,有暗刻、凸印 。下面就来和大家说说永乐、宣德、成化等不同时期的明代瓷器款识特征 。
瓷器落款|从瓷器款识品析中国历史朝代之美



明永乐以前明永乐之前,瓷器上也有落款的情况,但不多见,不成体系 。此前瓷器上见有款识的,举例如下:
宋代建窑

【瓷器落款|从瓷器款识品析中国历史朝代之美】

部分器物足底见有“进琖”、“供御”刻款,作为贡品的铭文 。
瓷器落款|从瓷器款识品析中国历史朝代之美



宋代汝窑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数件器底刻“奉华”、“蔡”等字样的汝窑器 。其中“奉华”是宫殿名,是宋高宗赵构的宠妃刘贵妃的寝宫 。
瓷器落款|从瓷器款识品析中国历史朝代之美



瓷器落款|从瓷器款识品析中国历史朝代之美



五代至宋早期定窑
有部分带“官”、“新官”刻款的器物,被认为是进奉宫廷的专用瓷 。
瓷器落款|从瓷器款识品析中国历史朝代之美



瓷器落款|从瓷器款识品析中国历史朝代之美



元代青花
元代瓷器除白釉瓷有模印“枢府”二字(称枢府白瓷)外,极少见其它落款,但“元青花云龙纹‘至正十一年’铭双耳瓶”由于其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诸位不可不知 。
瓷器落款|从瓷器款识品析中国历史朝代之美



明永乐以后瓷器器物上书写帝王年号款识的做法, 始于明代永乐,后成定制 。其中既有官窑器,也有民窑器 。
永乐
永乐朝署款的现象并不普遍 。目前所见实物,无论印款、刻款还是青花书写款,基本都是“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 。单色釉瓷器用印款和刻款,青花器中,仅压手杯署款 。
瓷器落款|从瓷器款识品析中国历史朝代之美



瓷器落款|从瓷器款识品析中国历史朝代之美



宣德
宣德时期开始盛行署款,且落款无固定位置,有“宣德款识满器身”的说法 。多百思特网为青花楷书款,又以“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为多;单色釉瓷器上和永乐一样,多用印款或刻款,也有书青花款;还有写“大德吉祥场”和“坛”字的器物,也是官款 。
瓷器落款|从瓷器款识品析中国历史朝代之美



瓷器落款|从瓷器款识品析中国历史朝代之美



瓷器落款|从瓷器款识品析中国历史朝代之美



瓷器落款|从瓷器款识品析中国历史朝代之美



瓷器落款|从瓷器款识品析中国历史朝代之美



瓷器落款|从瓷器款识品析中国历史朝代之美



瓷器落款|从瓷器款识品析中国历史朝代之美



成化
成化朝官款基本都是青花楷书款,且以“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为主,围双方框或双圈;民窑器除了写“大明成化年制”外,还出现“大明成化年造”、“大明年造”、“成化年造”的样式;
有些官窑罐,在底足写“天”字,俗称“天字罐”,是成化朝的名品 。落款部位趋于规范,大多在器底,少量书于器口边的,另有高足杯,款识写在高足的里面 。成化款识,独具特色,被认为可能是同一人所书 。外围圆圈或框线都紧束款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