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炮爆竹声经典诗词 关于放鞭炮的诗有哪些

  1. 白居易《除夜》: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
  2. 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3. 杜审言《除夜有怀》: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
  4. 《红楼梦》灯谜:一声震得人方恐,回头相看已化灰 。
  5. 范成大《爆竹行》: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 。
  6. 唐来鹄《早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
  7. 谢文翘 《教门新年词》: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 。
放爆竹是中国传统民俗,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 。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 。
放炮爆竹声经典诗词 关于放鞭炮的诗有哪些

形容放炮的句子随着一声突如其来的响声,打破了久违的不能喘息般的的寂静 。一团彩色的光芒快速上升着,留下一线灰色的烟雾 。
除夕夜家家点燃烟火放鞭炮此时我们会吟诵到什么样的诗句是不是爆竹声中一岁除除夕夜家家点燃烟火放鞭炮,此时我们会吟诵到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原文: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放炮爆竹声经典诗词 关于放鞭炮的诗有哪些】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注释
⑴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
⑵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逝去 。
⑶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
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
⑸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有关爆竹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代王安石《元日》
身如束帛气如雷,
能使妖魔胆尽催.
一声震得人方恐,
回头相看已化灰.
——《红楼梦》第22回元春制的灯谜
食残豆粥扫尘罢,
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
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
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
三声四声鬼巢倾.
十声连百神道宁,
八方上下皆和平.
却拾焦头叠床底,
犹有余威可驱疠.
——明朝范成大《爆竹行》.《爆竹行》写得最详细,诗中写的是除夕夜燃放爆竹的过程,如果用来描绘现代人迎新春时的喧闹景象和内心祈祷,也无不可.
一首关于鞭炮的诗唐来鹄早春
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
偏憎杨柳难钤辖,又惹东风意绪来 。
宋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清 谢文翘 《教门新年词》
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 。
宝炬银花喧夜半,六街歌管乐升平 。
红楼梦元春爆竹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
现代诗 咏炮花
是璀灿的珠宝溢光流彩,
是闪光的花瓣落英缤纷,
真想不到呀,
小小的纸筒里,
有着那么美的灵魂?
火一般的热烈,
花一样的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