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常考古诗词文言文 求高一语文常考古诗句文言文( 四 )


1.《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日:“肉食者谋 之,又何间焉?”对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日:“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 日: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日:“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日:“未可”齐人三鼓 。刿日:“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 。”遂逐齐师 。
既克,公问其故 。对日:“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 。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3.《论语》十则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4.《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5.《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6.《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7.《岳阳楼记》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 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 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
8.《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唏 。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