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知识|税务筹划的12种方法

税务知识(税务筹划的12种方法)
企业跟税务部门打交道是经常的事儿,每月定点的纳税申报、税务部门对各税种的不同要求,这些对于初入职场的会计宝宝来说,难免有些混乱 。本文为大家整理了日常工作中常用的税务基础知识,以便新手会计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快速掌握操作精要,用最短的时间了解和掌握办税工作中最基本、最实用的知识,并将其准确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
税务知识|税务筹划的12种方法

一、纳税期限
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发生纳税义务或者扣缴义务以后向国家纳税款或者解缴税款的期限 。纳税期限是根据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应纳税额的大小以及各个税种的不同特点确定的,包括纳税计算期和税款缴库期 。
纳税计算期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按期计算 。即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发生纳税义务或者扣缴税款义务的一定期间作为纳税计算期 。如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消费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1个月纳税计算期届满以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即应缴纳应缴的税款 。
二是按次计算 。即以纳税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次数作为纳税计算期,一般适用于对某些特定行为的征税或者对临时经营者的征税,如印花税、契税等税种多在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以后按次计算应纳税额 。
由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对纳税计算期内所取得的应税收入、应纳税款、代扣代收税款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结算和办理缴税手续,所百思特网以,税法规定了税款的入库期限,即税款缴库期 。税款缴库期是指纳税计算届满以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报缴税款的法定期限 。如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以1个月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10日内申报纳税 。
规定纳税期限,对于促进纳税人加强经营管理,认真履行纳税义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及时,具有重要意义 。
二、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指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应当承担纳税义务的起始时间 。不同税种的纳税义务时间不尽相同 。如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进口货物,为报关进口的当天 。所有纳税人都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及时缴纳税款 。
规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一是为了明确纳税人承担纳税义务的具体日期;二是有利于税务机关实施税务管理,合理规定申报期限和纳税期限,监督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
税务知识|税务筹划的12种方法

三、征税起点
起征点又称征税起点,指税法规定的计税依据应当征税的数量界限(起点) 。计税依据数额达不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起征点的按照计税依据全额征税 。
规定起征点主要是为了适当照顾应税收入、所得、财产等较少的纳税人,贯彻合理负担的原则;同时,可以适当缩小征税面,降低税收成本 。
四、纳税自查的基本内容
纳税自查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自查执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政策的情况;
(二)自查遵守财会制度和财经纪律的情况;
(三)自查生产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情况 。
开展纳税自查,一般由税务机关发给自查提纲,纳税人根据自查提纲的要求,对照税收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进行自查 。
五、发票的基本概念

【税务知识|税务筹划的12种方法】

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 。
也就是说,发票可以是收款凭证,也可以是付款凭证 。要注意的是,发票对应的是业务关系,和有没有收到款项、没有支付款项没有直接关系 。
而目前发票的种类共有这些:
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购方支付增值税额并可按照增值税有关规定据以抵扣进项税额的凭证 。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开具的发票,简称为“专票” 。
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是每一个从事机动车零售业务的个人或者单位在收取款项时所开具的发票(不包括销售二手、旧机动车) 。
增值税普通发票,包含电子发票和卷式发票,日常生活比较常见 。是增值税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缴税务的劳务、服务时通过增值税税控系统所开具的普通发票,简称为“普票” 。
税务知识|税务筹划的12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