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对写法的诗词 运用对偶写法的有哪些诗句( 四 )


上面这段文字选自2008湖南满分作文《彼岸 , 灯火阑珊》 , 文章撷取六句古诗 , 展现了三幅不同的美的画面 , 有隐约之美 , 有朦胧之美 , 还有婉约之美 , 为表现主题作了很好的铺垫 , 而且风流华美 , 读来满纸花色蕊香 , 令人折服 。
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词.则具有画龙点睛 , 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 , 令读者掩卷沉思 , 回味无穷 。如2008年江西考生《天涯共此“事”》的结尾:
‚芳树无人花自落 , 空山一路鸟空啼!‛自私的人类 , 请擦净自己的灵魂吧!你们将依然是自然之子 ,  , 让我们一起 , 一起体会 , 曾几何时 , 那‚海上生明月 , 天涯共此时‛的心情吧!
文章全篇引用的 。如2007年北京卷《细雨闲花皆寂寞 文人英雄应如是》 , 文章开篇点题 , 由唐朝诗人刘长卿“细雨湿衣看不见 , 闲花落地听无声”感叹寂寞 , 把‘细雨闲花’的‘迷蒙’‘柔美’拓深为情感的滂沱壮烈 , 即‘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 , ‘而这座花冢 , 被寂寞上了一道锁” 。接着以纳兰性德“何恨不能言”和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 , 天上人间” 。为点例 , 来阐释寂寞为何 , 即‘寂寞的意义’ 。第六段列举陆游“红酥手 , 黄藤酒„„” , 王维“遍插茱萸少一人” , 将寂寞升华为“巨大的情感沉淀后 , 化为无声 , 也化为挥笔的动力 , 让细雨的闲花 , 变得铿锵有力 , 永不磨灭” 。
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 , 有时可以更改名诗句的一个字或某几个字 , 照样用在文中 , 例如改一字的:“现代化社会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 , 为了早出人才快出人才 , 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培育人才 , 做到不拘一格出人才 。”只是把龚自珍的“不拘一格降人才”中的“降”改为“出”字 , 文意就表述得更加通畅明快 。不仅可以改为“出”字 , 而且可以结合实际的需
要改为:不拘一格育人才 , 不拘一格荐人才 , 不拘一格选人才 , 不拘一格爱人才 , 不拘一格惜人才 , 不拘一格用人才等 。
改几个字的例子也是有的 , 例如:‚作文需要多方面的全面的材料 , 横看成岭侧成峰 , 东西南北各不同 。必须把多方面的材料搜集起来进来分析研究 , 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的深刻的认识 , 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这是把苏轼《题西林壁》的“横看成岭侧成峰 , 远近高低各不同”中的“远近高低”改为“东西南北” , 显得巧妙别致 , 恰如其分 , 给文意增添了光彩 。
由此可见 , 古诗词名句不仅可以用在议论文的不同位置和适当的改动几个字 , 而且可以把各句作题目、论点、论据 。我在指导学生写议论文过程中 , 结合个人阅读报刊 , 把有关范文及时向学生讲析、评价 , 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 特别是培养学生运用古诗词名句的能力 。这些报刊上的文章有的把名句作为题目 , 有的把名句作为论点 , 有的把名句作为论据 。例如《人民政协报》上的《安得广厦千万间》一文 , 就是用杜甫的名句来说明当前住房的困难情况 。《中国教育报》上的《润物细无声》一文 , 题目新颖 , 其意深邃 , 告诉人们如何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 。例如《中国青年报》上的《谁言寸草心 , 报得三春晖》一文 , 题目就是全文的论点 , 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在这里可以用上古话:‘谁言寸草心 , 报得三春晖’ 。对于陪伴自己度过了幸福的少年时代 , 在才艺、人品、治学态度等各方面赋予全方位教育的师长 , 对于培养了数千名音乐人才、蜚声海内外的母校 , 每一位校友都怀着对母校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崇敬和感激 。”处处扣紧“谁言寸草心 , 报得三春晖”这个中心论点 , 并且论述得透辟 。又例如五国维的《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 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 独上高楼 , 望尽天涯路’ ,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 , 为伊消得人憔悴’ ,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 , 蓦然回首 ,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此第三境也 。”这段文字用晏殊、柳永、辛弃疾的名句作论据 , 来揭示凡是大事业大学问家都要有坚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我把这些例文介绍给学生 , 使学生了解了古诗词名句既可以作为题目用 , 又可以作为论点或论据用 , 开拓了他们的眼界 , 收到了不同凡响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