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抚琴的古诗词 形容抚琴的诗句( 三 )


【关于抚琴的古诗词 形容抚琴的诗句】

宋代: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2.琴歌
唐代: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
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
3.琴台
唐代:杜甫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 。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 。
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 。
4.船夜援琴
唐代:白居易
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 。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
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
5.伯牙绝弦
未知:佚名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
6.山中与幽人对酌
唐代: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
7.行香子·述怀
宋代:苏轼
清夜无尘 。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
1.古琴简介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 。它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 。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 。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历代涌现出许多著名演奏家,他们是历史文化名人,代代传颂至今 。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 。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
2.古琴结构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 。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 。一般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 。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象征天地 。整体形状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 。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 。后来文王囚于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 。合称文武七弦琴 。
3.古琴造型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神农式等 。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 。琴漆有断纹,它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 。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种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等 。有断纹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 。古代名琴有绿绮、焦尾、春雷、冰清、大圣遗音、九霄环佩等 。
4.古代名家
唐代的制琴高手有很多,除雷氏家族(雷威、雷霄、雷文、雷珏、雷远一)外,文献记载的名家尚有:张越、郭高、沈镣等 。可惜除雷氏琴外,余者皆无作品传世 。宋代的制琴名家很多,如北宋朱仁济、马希亮、马希仁、僧仁智,南宋金洲、金公路、陈亨道等,末期尚有严樽、马大夫、梅四言等人 。宋人制琴刻年款者较少,亦有很多落唐款的仿作 。元代制琴名家有严古清、施溪云、施谷云、朱致远等,其中朱致远最为著名 。朱琴的仿制品很多,其款识有刻为“朱智远”或“朱制远”的,望收藏者加以注意 。明代制琴高手也很多,如涂明河、汪舜卿,最著名的要数张氏敬修、委修、顺修等人 。张岱《陶庵梦忆》称张敬修制琴为吴中绝技之一,“可上下百年保无敌手” 。
5.十大古琴名曲
1)广陵散
2)高山流水唐后分为《高山》和《流水》二曲
3)平沙落雁
4)酒狂
5)关山月
6)潇湘水云
7)阳关三叠
8)梅花三弄
9)胡笳十八拍
10)幽兰
11)忆故人
形容只为一个人抚琴的诗句,不要含琵琶行的李白的《听蜀僧浚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