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儒将的诗词 关于三国的古诗句( 四 )


有关于湘江的诗词一、回答:有关湘江的诗词如下
1、《再上湘江》唐,柳宗元 。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 。
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 。
2、《渡湘江》唐,杜审言 。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
3、《秋宿湘江遇雨》唐,谭用之 。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
4、《晚泊湘江》唐,宋之问 。
五岭恓惶客,三湘憔悴颜 。
况复秋雨霁,表里见衡山 。
路逐鹏南转,心依雁北还 。
唯馀望乡泪,更染竹成斑 。
5、《湘江曲》唐,张藉 。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 。
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 。
二、扩展知识:
1、湘江简介:长江支流湘江,是湖南省最大河流 。湘江,其源头有4种说法:一是传统的正源(俗称东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白石乡的石梯,河源为海洋河,北流至兴安县分水塘与灵渠汇合称湘江;二是南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海洋乡龙门界;三是广西兴安县南部白石乡境内海洋山脉的近峰岭,河源称上桂河(白石河),往东流至西波江口称湘江;四是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紫良瑶族乡蓝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野狗岭,河源为潇水,在永州市的萍岛汇合广西来水称湘江 。学界较流行的说法是白石河源 。流经湖南省永州市、衡阳市、株洲市、湘潭市、长沙市,至岳阳市的湘阴县注入长江水系的洞庭湖 。如海洋河为源,湘江干流全长844公里,流域面积94660平方公里 。以潇水为源,干流全长948公里,流域面积94721平方公里 。
2、咏物诗简介: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古人很喜欢咏物,据统计,仅《全唐诗》已存咏物诗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 。
《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题中的赤壁,是黄州(在今湖北省黄冈县)城外,长江北岸的一段红色山崖 。“怀古”,是古人写诗词常常采用的一个题目 。在这类作品中,作者往往借助歌咏历史事迹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这首词就是苏轼游览黄州赤壁想到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有所感触而写 。
其实,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魏、蜀、吴三国争雄,吴国名将周瑜联合刘备,利用火攻大破曹操水军的地方是另一个赤壁,它是今天湖北省武昌县西南的赤矶山 。这里词人借怀古以抒怀抱,不一定拘泥于地点的确凿 。
怀古的重要一环,是怎样把今和古联系起来 。苏轼望着波涛滚滚的长江,想到自古以来那些才华出众的人物都已随同时间流逝而消失,犹如被源源而来的浪涛从历史上冲洗掉了一样 。
于是,他用“浪淘尽”三个字,把眼前的长江和历史上的人物巧妙地联系起来,在这种自然而又形象的联想中,表现他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大江即长江 。这里用“大江”,除去由于声韵的要求外,也显得更有气魄 。“千古”,指久远的年代 。
接下去,作者把目光从江涛转向赤壁,而首先引起他注目的是古代留下来的战争遗迹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故”,旧的 。
“垒[lěi]”,指营盘 。“人道是”,据说是 。“周郎”,即周瑜,他二十四岁就当了将军,当时吴国人称他为周郎 。这三句词说,在那古代营盘西边,据说,就是三国时代周瑜打胜仗的赤壁 。点出了赤壁的历史意义,也为下片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 。
那么,作者当时看到的赤壁,景象如何呢?“乱石穿空”,陡峭的石崖直插高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吓人的大浪头,拍打着江岸,激起的浪花象无数堆耀眼的白雪 。面对着这雄伟的景象,难怪作者要赞叹不已:既赞美这雄伟的大好河山,更赞美历史上曾经在这里叱咤风云的无数英雄豪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