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描写水的 描写水清澈的古诗词有哪些( 四 )


溪泉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杪(miǎo):树梢 。诗句描写山上雨后从树丛间喷出了百道飞泉的奇观 。诗中采用了“高远”取景法,从一个适当的高度,透过近处低处的繁树茂林,看到远处高处的巅崖悬泉,将二者“叠合”在一个平面上,造成了一种新鲜奇特之感 。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唐·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不让一条溪水奔流,把溪水拦在山间日夜喧闹;待它来到前头的山脚尽处时,溪流已变成堂堂的大水直奔山村 。写溪水到底是拦不住的,可比喻时代的潮流不可阻挡 。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唐·杜甫《佳人》两句的寓意众说纷纭 。按诗意是比喻“佳人”贞洁自守的节操 。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唐·储光羲《咏山泉》恬(tián)淡:安静清淡 。以山间的清泉比喻自己的安闲自得 。
●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唐·湘驿女子《题玉泉溪》红树:枫叶秋天变红,故称 。弹夜弦:比喻溪水潺流之优美音响 。
●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 。唐·杜甫《绝句六首》江水流动,月移石影;山溪空寂,云雾傍花 。活画出一幅清幽的月夜溪流图 。
●积之涓涓,泄之浩浩 。宋·王安石《风俗》积;蓄 。涓涓:形容水流的细长 。泄:排泄 。言简意赅,积小泄大,说明累积难而消耗易,对人们治国、理财、治学甚有启迪 。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宋·苏轼《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舞雩(yú)风:和畅的春风,指作者理想中的境界 。这是作者被贬在海南时所作诗句,表现出随遇而安的豁达情怀 。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宋·杨万里《小池》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细流:指泉眼爱惜泉水,不愿多流一点 。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 。诗句清新活泼,自然灵巧,是“诚斋体”的典型代表作 。
●溪声夜涨寒通枕,山色朝晴翠染衣 。宋·张耒《屋东》通:通透袭人之意 。朝晴:拂晓天晴 。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宋·辛弃疾《生查子·游雨岩》描绘沿溪行走时的倒影,体物入微,富于奇思妙想 。
●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 。清·查慎行《玉泉山》红墙:指富贵之地 。褒颂清泉,宁愿奔向江湖,也不为红墙拘禁,有言外之意 。
●却笑溪声忙底事,奔流偏欲到人间 。清·赵愈《溪声》忙底事:到底忙些什么事 。借笑溪声来嘲讽世俗--喜好喧闹而不懂得享受山中的幽静 。
●夜深更饮秋潭水,带月连星舀一瓢 。清·郑燮《访青崖和尚》写秋水的妙句,妙在“带月连星”,实在棋高一着 。
江河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诗经·卫风·河广》苇:如芦苇那么小的扁舟 。杭:即“航” 。谁说黄河宽?一叶扁舟就能渡过 。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沚 《诗经·邶风·谷风》泾(jīng):泾水,发源于宁夏六盘山 。渭:渭水,发源于甘肃乌鼠山,与泾水合流后注入黄河 。湜湜(zhí):水清的样子 。沚沚(zhǐ):止 。泾与渭相比时才显得浑浊,它不流的时候也是清的 。作者以泾水作自比,以渭水比新人 。自己并不丑,只是与新人相比,才显得不美,成语“泾渭分明”源出于此 。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南朝·梁·吴均《与宋元思书》湍:急流 。甚:很象 。奔:指奔驰的马 。
●波流将月去,潮水共星来 。隋·杨广《春江花月夜》将:带 。描写“波流月,潮带星”的景象,波光闪烁,星月交辉,形象生动,用词精警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唐·王之涣《出塞》孤城: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是古代从河西走廊通西域的重关 。仞(rèn):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相当八尺或七尺 。写黄河水流的高远,玉门关地势的险要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王维《汉江临眺》江:指汉江 。天地外:形容江流之漫长 。有无:若有若无、时隐时现 。诗句景色朦胧,掩映动荡,想象丰富,充满浪漫色彩 。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唐·李白《赠裴十四》落天:夸张手法形容黄河从高原山岳向平原低处的流向 。写:泻 。以大海喻胸怀,贴切形象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酒》天上:形容黄河之高,因它发源于高峻的昆仑山脉 。描写黄河源远流长,水势雄壮,奔腾而下,直泻大海,一去不回,寄寓作者对岁月如流,年华不复返的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