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古诗词 初中全部的古诗|人教版(31)


核舟记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能以径寸之木 , 为宫室、器皿、人物 , 以至鸟兽、木石 , 罔不因势象形 , 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 , 盖大苏泛赤壁云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 , 为舱 , 篛篷覆之 。旁开小窗 , 左右各四 , 共八扇 。启窗而观 , 雕栏相望焉 。闭之 , 则右刻“山高月小 , 水落石出” , 左刻“清风徐来 , 水波不兴” , 石青糁之 。
船头坐三人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佛印居右 , 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 , 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 , 右手指卷 , 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 , 鲁直现左足 , 各微侧 , 其两膝相比者 , 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 , 袒胸露乳 , 矫首昂视 , 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 , 诎右臂支船 , 而竖其左膝 , 左臂挂念珠倚之 , 珠可历历数也 。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 , 左手倚一衡木 , 右手攀右趾 , 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 左手抚炉 , 炉上有壶 , 其人视端容寂 , 若听茶声然 。
其船背稍夷 , 则题名其上 , 文曰:“天启壬戌秋日 ,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 细若蚊足 , 钩画了了 , 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 , 其色丹 。
通计一舟 , 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 , 为楫 , 为炉 , 为壶 , 为手卷 , 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 , 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 。
*****************
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 , 天山共色 , 从流漂荡 , 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 奇山异水 , 天下独绝 。
水皆缥碧 , 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 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 , 猛浪若奔 。
夹岸高山 , 皆生寒树 , 负势竞上 , 互相轩邈 , 争高直指 , 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 , 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 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 , 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 ,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 窥谷忘返 。横柯上蔽 , 在昼犹昏;疏条交映 , 有时见日 。
记承天寺夜游记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 夜 , 解衣欲睡 , 月色入户 ,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 水中藻荇交横 ,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得道多助 , 失道寡助《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 , 地利不如人和 。
三里之城 , 七里之郭 ,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 , 必有得天时者矣 , 然而不胜者 ,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城非不高也 , 池非不深也 , 兵革非不坚利也 , 米粟非不多也 , 委而去之 ,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故曰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 , 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 , 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 , 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 , 攻亲戚之所畔 , 故君子有不战 , 战必胜矣 。
五柳先生传陶潜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亦不祥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 , 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 , 不慕荣利 。好读书 , 不求甚解 , 每有会意 , 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 , 家贫 , 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 , 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 , 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 , 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 , 不蔽风日 , 短褐穿结 , 箪瓢屡空 , 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 , 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 , 以此自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