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诗词文化 关于海南的诗词( 二 )


那天 , 他向先贤调祈祷 。有一个庙 , 供奉征南二将军的神像 。凡是在此风涛险恶之处 , 过海的旅客 , 都求神谕 , 决定吉日良辰开船 。过去发现神谕无不应验 。苏东坡也遵照习俗行事 。
在绍圣四年(一○九七)六月十一日 , 苏氏兄弟分手 , 苏东坡和幼子和雷州太守派的沿途侍奉他的几个兵上了船 。航程很短 , 在此晴朗的天气 , 苏东坡可以看见岛上山峦的轮廓矗立于天际 。他心中思潮起伏 。大海对他不像对西方诗人那么富有魔力 。实际上 , 他已经是“眩怀丧魄”了 。但是一路平安无事 。登岸之后 , 苏东坡父子向西北岸的檐州目的地前进 , 七月二日到达 。
他到达不久 , 一位很好的县官张中就到了 。张中不但对苏东坡这位诗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 而且他本人又是个围棋高手 。他和苏过后来成了莫逆之交 。二人常常终日下棋 , 苏东坡在旁观战 。由于张中的热诚招待 , 苏东坡就住在张中公馆旁边的一所官舍里 。不过也是一所小旧房子 , 秋雨一来 , 房顶就漏 , 所以夜里苏东坡得把床东移西移 。因为是官家的房子 , 张中用公款修缮一番 , 后来因此为他招了麻烦 。
由中国人看来 , 海南岛根本不适于人居住 。在夏天极其潮湿 , 气闷 , 冬天雾气很重 。秋雨连绵 , 一切东西无不发霉 。一次苏东坡看见好多白蚁死在他的床柱上 。这种有害于人的气候 , 颇使人想到长生之道 。苏东坡写过下面一段文字:
岭南天气卑湿 , 地气蒸褥 , 而海南为甚 。夏秋之交 , 物无不腐坏者 。人非金石 , 其何能久?然信耳颇有老人百余岁者 , 八九十者不论也 。乃知寿夭无定 , 习而安之 , 则冰蚕火鼠皆可以生 。吾甚湛然无思 , 寓此觉于物表 。使折胶之寒无所施其冽 , 流金之暑无所措其毒 。百余岁岂足道哉!被愚老人者初不知此 , 如蚕鼠生于其中 , 兀然受之而已 。一呼之温 , 一吸之凉 , 相续无有间断 , 虽长生可也 。九月二十七日 。
在海岸上的市镇之后 , 岛内居住的黎族 , 与内地的移民相处并不融洽 。他们住在热带的山上 , 后来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 , 他们为日本效力 , 训练丛林战术 。本地人不能读书写字 , 但规矩老实 , 常受狡诈的汉人欺骗 。他们懒于耕种 , 以打猎为生 。像在四川或福建的一部分地方一样、他们也是妇女操作 , 男人在家照顾孩子 。黎民的妇人在丛林中砍柴 , 背到市镇去卖 。所有的金属用具如斧子、刀、五谷、布、盐、咸菜 , 都自内地输入 。他们用乌龟壳和沉水香来交换 , 沉水香是中国应用甚广的有名熏香 。甚至米也自内地输入 , 因为当地人只吃芋头喝白水当做饭食 。在冬天自大陆运米船不到时 , 苏东坡也得以此维持生活 。
当地居民非常迷信 , 患病时由术士看病 , 没有医生 。土人治病的唯一办法是在庙中祷告 , 杀牛以祭神 。结果 , 每年由大陆运进不少的牛专为祭神之用 。苏东坡是佛教徒 , 设法改变此一风俗 , 但风俗改变 , 谈何容易 , 他曾写过下列文字:
岭外俗皆杀牛 , 而海南为甚 。客自高化载牛渡海、百尾一舟 。遇风不顺 , 渴饥相倚以死者无数 , 牛登舟皆哀鸣出涕 。既至海南 , 耕者与屠者常相半 。病不饮药 , 但杀牛以祷 , 富者至杀十数牛 。死者不复云 , 幸而不死 , 即归德于巫 。以巫为医 , 以牛为药 。间有饮药者 , 巫辄云神怒 , 病不可复治 。亲戚皆为却药禁医 , 不得入门 , 人牛皆死而后已 。地产沉水香 。香必以牛易之 。黎人得牛皆以祭鬼 , 无脱者 , 中国人以沉水香供佛燎帝求福 , 此皆烧牛肉也 , 何福之能得?
内地人始终不能征服那些丛林中的居民 。官兵一到 , 他们只要退入丛林中 , 官兵根本不想到山中居住 , 自然不肯深入 。黎民有时因与汉人有争吵纠纷 , 也偶会进袭市镇 。有时被商人所欺 , 在衙门得不到公道审判 , 他们唯一的办法 , 就是把此人捉住不放 , 然后将金钱索回 。苏过后来写了两千字一篇长文 , 论此种情形 , 并表示对此丛林蛮族无法征服 , 只有公平相待 , 公正管理 。他认为此等土著是老实规矩的百姓 , 因为官府不替他们主持公道 , 他们才被迫而自行执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