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名篇文化鉴赏价格 中国诗词名篇赏析( 六 )


颈联则为千古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上句写实景,下句写实感 。笔力何等千钧!造意又何等突兀!《河岳英灵集》的撰集者殷潘说:“诗人以来少有此句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 内编》中赞之曰:“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诗人站在江面上,放眼望去,残夜未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涌现,好像残夜带来了太阳,而不是太阳把早晨带来似的 。江南的春天似乎来得特别早,春天的根芽仿佛从旧年年底就巳埋伏下来 。精致的意象,清亮明丽的意境,融入了诗人深邃的感情 。旧的一天又消逝了,旧的一年也轻轻地溜走了,而自己却仍然远役他乡 。眼前之景越美,越是触动缠绵无尽的乡愁,内心那无比深沉的落寞感也越是慢慢地叠向高峰,使诗意重归到先头那种愁悒、失落、寂寞的境界 。这十个字,构思和炼句都脱尽旧套,翻出新意 。精警、卓荦、自然、妥贴,既不绽露斧痕,而又融洽无间 。可谓极用意处看似不用意,极着力处看似不着力,毫无刻意雕琢之嫌,把江南残冬而早春的景色推至极致 。诗人如果不是亲身体验过这种生活,是没有办法锤炼出这样的警句的 。无怪乎“张燕公(即宰相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能做诗文的人),令为楷式 。”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由感时而转为思乡 。岁暮腊残,神驰故里 。面对眼前“江南佳丽地”,想到自己异乡飘泊的生活,何时才能回到家乡洛阳呢?他那历朝古都的出生地洛阳,有乡亲,有家人,更有事业,------牵萦着游子之心 。离家愈远,思乡之情愈浓,首先闪过诗人脑海的,自然是捎封书信回家,可是转念一想,这乡书如何送去?怎不令人意兴阑珊、衷心愀怆?于是,羁旅愁思追逐而来 。“何处达”三字,隐含着多少造化弄人的伤感啊!此时,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雁足传书的典故,便想把这浓浓的乡情让大雁带到家乡洛阳 。乡园既渺不可见,愁思又如斯烦扰,在思归、而未归的矛盾心境中,表现出对家乡的真挚的谴绻和留恋 。这里不言离思,而别意之深长已悠然不尽 。
总之,诗篇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多层次地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在一个恢宏、广阔的空间里,引出乡思离情 。情因景见,景因情生,相衬相映,浑然天成,臻至一个真挚强烈的情感与生动独特的客观景物交融一体的艺术境界 。诗情繁富沉郁而迂回不尽,言辞含蓄隽永而婉曲难宣,堪称唐代抒写羁旅行役之名篇 。
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意思相近的诗词有: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4.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列个代表作家、作品、主要风格流派、艺术特征等 。比如 我下面写的格式有一点长
(一)先秦时期
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代只在口头传唱,没有文字记录 。
原始的诗歌基本上没有被记录下来 。《吴越春秋》中《勾践阴谋外传》所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宍,古‘肉’字,指鸟兽之类猎物)”被认为是比较原始的猎歌,但这也仅仅是猜测 。
先秦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口头到书面、从民间到宫廷、从集体歌唱到诗人创作的漫长过程 。
1.《诗经》
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设有专门的采诗官,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喻等目的做诗、献诗,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编成《诗》 。《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诗歌305首(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因此又称“诗三百”,从汉朝汉武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 。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 。《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
《诗经》所录诗歌时间跨度长,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500多年的社会生活,涵盖地域广泛,黄河以北直至江汉流域的都有 。汉时,先有鲁、齐、韩三家诗,立于学官,后有《毛诗》 。《毛诗》盛行后,齐、鲁、韩三家诗先后亡佚 。历代解《诗经》者颇多,较好的有宋朱熹《诗集传》、清王夫之《诗经俾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王先慊《诗三家义集疏》等 。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称为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 。“风”本是乐曲的统称 。15组国风并不是15个国家的乐曲,而是十几个地区的乐曲 。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的乐歌,共160篇 。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 。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 。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 。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 。《雅》共105篇,分为《大雅》 31篇和《小雅》74篇,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 。“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 。《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 。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其中《周颂》31篇,认为可能是西周时的作品、多作于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鲁颂》4篇,认为可能是鲁僖公时的作品;《商颂》则认为是春秋以前宋国的作品 。《雅》、《颂》中的诗歌,对我们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