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名篇文化鉴赏价格 中国诗词名篇赏析( 七 )


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 。“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 。“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 。“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 。“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 。
孔子曾概括《诗经》的宗旨为“思无邪”,并教育弟子、孩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及《五经》(无《乐》)之一 。
2.《楚辞》
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骚体诗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 。“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这种由诗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
《楚辞》中收集的先秦作品出自屈原和宋玉两位诗人 。诗人之作,由于其个人的天赋才能、高度的文化素养以及对艺术遗产的继承,一般说来比起民间朴素的歌唱,在思想上更为丰富,在情感上更为细腻,在艺术上更为精致 。屈原、宋玉的作品,“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刘勰《文心雕龙|辨骚》) 。特别是屈原,取熔经意,自铸伟词,其作品规模宏大、风格瑰奇,是融合南北文化积极成果的产物 。
屈原的骚体诗,是浪漫主义的典范作品 。对理想的热烈而执着的追求、爱憎情感火山爆发式的自我倾诉、献身祖国的赤胆忠心,都在奔放的辞句、宏大的结构中被容纳 。诗人大胆地驰骋想象,糅合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自然现象与自身遭遇,创造了一个个前无古人的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 。屈原的作品具有卓越的独特个性 。这种浪漫主义特色的形成,同楚国文化传统密不可分 。楚国巫风盛行,朝廷和民间祭祀都使巫觋“作歌乐鼓舞以娱诸神” 。这种带有原始宗教气氛的乐歌,自然是产生浪漫主义杰作的温床 。例如《九歌》,其前身就是沅湘一带民间的祭神歌曲 。从《诗经》的现实主义到屈原的浪漫主义,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屈原的骚体诗,依诗取兴,引类譬喻,继承发展了《诗经》的比兴传统 。《诗经》的比兴较为单纯,而《楚辞》的比兴具有象征的特质,往往成为一个形象的系统 。《离骚》中香草美人的比兴就是范例 。楚地本是泽乡山国,其间颇有叠波旷宇、崇山秀岭,这些江山的光怪之气足以摇荡心灵、催发丽辞伟句 。骚体诗冲破《诗经》四言诗的固定格式,句式加长而灵活,篇章放大而严密,词采绚丽而贴切,是《诗经》之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
先秦时代,《诗经》与《楚辞》双峰并峙,是中国诗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座巍然屹立的坐标 。但骚体诗已冲破《诗经》四言诗的固定格式,句式加长而灵活,篇章放大而严密,诗采绚丽而贴切,是《诗经》之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有人说,中国历代诗“莫不同祖风骚”,足见其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
(二)两汉时期
汉代诗歌集中体现在汉乐府和汉末文人诗《古诗十九首》中 。
1. 汉乐府
乐府原指音乐机关,汉武帝刘彻时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 。其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辞予以配乐,以及将文人歌功颂德之诗制谱以供统治者祭祀和朝会宴饮之用 。“汉乐府”即是汉代的乐府诗,又称“乐府诗”或“乐府歌辞” 。据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的分类,汉乐府大抵保存于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之中,计有百余篇 。这些为数不多的篇章却代表了汉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
汉乐府民歌直接继承了《诗经》中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但它又与《诗经》发歌以抒情为主不同,汉乐府发歌以叙事为其特色 。这些歌辞描画了惨重的阶级压迫与剥削,揭露了上层社会的奢淫腐朽,反映了长期对外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达了人民对封建婚姻的抗议,对自由爱情的热烈向往,为后代提供了一幅幅生动具体的汉代社会现实生活图景 。汉乐府民歌善于通过戏剧情节的铺叙,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塑造出特定环境中富有个性典型形象 。其中《陌上桑》、《东门行》、《妇病行》、《孔雀东南飞》皆为传世名篇 。汉乐府还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采用杂言和五言,长短随意,整散不拘,是一种具有口语化特色的新体诗 。可见汉乐府继《楚辞》之后,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实现了汉语诗歌的新解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