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的教学反思范文有没有?( 二 )


(3)作者为了赞美白杨树的神美而采用了预扬先抑的手法?你能运用这种手法来写一段文字来赞美黑板擦吗?
【《白杨礼赞》的教学反思范文有没有?】语言赏析这一过程我是这样操作的:
(1)选择你认为运用的非常好的词 , 并作简要分析 。
(2)列举有代表性的例子让全班同学予以讨论 。
我认为本节课有两个亮点:
一、主问题的设计使整体感知一气呵成
新课程理念下非常注重整体感知 , 教师们也因此而尝试运用各种方式去进行整体感知 。但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形成一个体系性的方式 。这其中的原因既与这一理论提出的时间短有一定的关系 , 又与教师的风格和文章体裁内容等密不可分 。但是就本文而言 , 设计有效的主问题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途径 , 之所以说比较好 , 因为问题的设计还是有点请学生入瓮之嫌 。
“礼赞白杨树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立即抓住了本文的线索:“不平凡”;“树的不平凡表现在什么地方呢?”使学生走进文本之中 , 从而在阅读中体会到作者之所以认为白杨树不平凡是因为它的生长环境、外部形态、内在精神不平凡 , 这样从而完成对文章前半部分的感知;而“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将学生的思维引到对文本后一部分的阅读之中;然后水到渠成的提出本文写作手法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
二、预扬先抑手法的学习效果喜人
设计本环节之前 , 我并没有事先设计一个写作话题 。只是因为在刚刚结束的片断练习中 , 我也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体验去写得 , 所以再让学生自由选择话题学生可能有点疲倦 , 于是我决定选一个话题 , 既让学生快速进入片断练习 , 又使学生相互之间有比较 。
学生动笔写得过程中 , 我穿梭于学生之中 , 和学生一起探讨怎样在原有的基础上改的更好 , 许多同学在师生 。
生生之间的互动中确实有所提高 。接下来要做的是 , 让学生的这种成功感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 , 学生的发言确实很精彩 , 教师的点评镶嵌于其中 , 让学生确实有收获 。
当小组代表的发言接近尾声时 , 一般情况下 , 学生的思维基本上都松懈了 , 因为片断的高潮基本上已经过去 。但今天郑莹这一组的发言确让全班同学都情不自禁的鼓气了掌声 。郑莹因为是一个女孩 , 她发言的声音相当小 , 当她读完本小组的杰作后 , 全班同学都没有听清楚 , 这时这个女孩显得很腼腆 , 也相当不好意思 , 于是我叫她再读一篇 , 可是全班同学依旧没有听清楚 , 这时我把她所写的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诵了一遍 , 顿时 , 所有的同学鸦雀无声 , 都把目光投向了我 , 于是我再次朗诵了一遍:“它不能像玫瑰那样留芳香于人间 , 却能留清白于教室” 。全班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