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的教学反思范文有没有?( 四 )


在本课的教学中 , 我遵循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 , 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 ,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 使学生养成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 , 对白杨的生长环境(大戈壁)有所了解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白杨的特点 , 归纳出白杨的形体特点(高大挺秀、茂盛、大、生命力顽强)
再通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让学生讨论解决两个问题:
⑴写白杨树的生活环境有何作用?
⑵写白杨树的特点有何特色?我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 和作者交流 , 与教师商讨 , 向同伴汇报……并使学生懂得 , 前者写白杨树的生活环境是起烘托作用 , 而写白杨树并非直接描写景物 , 而是通过人物说的话 , 间接地写出白杨的特点 。
紧接着我就抛出新问题:白杨树生活的环境是那么的恶劣 , 却依然高大挺秀 , 不软弱 , 不动摇 , 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只是单纯说树吗?他还想说明什么?
通过读课文 , 学生明白了父亲的话是托物言志 。作者表面上是在写物 , 实际上是在喻人 , 是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来歌颂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 , 歌颂他们无论在什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样坚强 , 不软弱 , 也不动摇 。为了加深这个认识 ,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 , 让学生充分读 , 充分体验感悟 , 让学生发表个人独特的感受 。对于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 我没有机械地照书后要求让学生说句子含义 , 而是巧妙地承接上文“父亲又陷入了沉思”一句 , 提出:此时此刻父亲看到了什么 , 他想些什么?从而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 , 理解“……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通过解词析句 , 不仅使学生掌握本课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法 , 也使学生掌握了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和思想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