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课文|余秋雨文化散文名篇:莫高窟( 二 )


莫高窟课文|余秋雨文化散文名篇:莫高窟

p.com/o 色流开始畅快柔美了,那一定是到了隋文帝统一中国之后 。衣服和图案都变得华丽,有了香气,有了暖意,有了笑声 。这是自然的,隋炀帝正乐呵呵地坐在御船中南下,新竣的运河碧波荡漾,通向扬州名贵的奇花 。隋炀帝太凶狠,工匠们不会去追随他的笑声,但他们已经变得大气、精细,处处预示着,他们手下将会奔泻出一些更惊人的东西;
色流猛地一下涡漩卷涌,当然是到了唐代 。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但又喷得一点儿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交响乐章 。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而已是春风浩荡,万物苏醒,人们的每一缕筋肉都想跳腾 。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为这个天地欢呼 。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 。这里的每一个场面,都非双眼能够看尽,而每一个角落,都够你留连长久 。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 。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 。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 。一到别的洞窟还能思忖片刻,而这里,一进入就让你燥热,让你失态,让你只想双足腾空 。不管它画的是什么内容,一看就让你在心底惊呼,这才是人,这才是生命 。人世间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一群活得很自在的人发出的生命信号 。这种信号是磁,是蜜,是涡卷方圆的魔井 。没有一个人能够摆脱这种涡卷,没有一个人能够面对着它们而保持平静 。唐代就该这样,这样才算唐代 。我们的民族,总算拥有这么个朝代,总算有过这么一个时刻,驾驭哪些瑰丽的色流,而竟能指挥若定;
色流更趋精细,这应是五代 。唐代的雄风余威未息,只是由炽热走向温煦,由狂放渐趋沉着 。头顶的蓝天好像小了一点,野外的清风也不再鼓荡胸襟;
终于有点灰黯了,舞蹈者仰首到变化了的天色,舞姿也开始变得拘谨 。仍然不乏雅丽,仍然时见妙笔,但欢快的整体气氛,已难于找寻 。洞窟外面,辛弃疾、陆游仍在握剑长歌,美妙的音色已显得孤单,苏东坡则以绝世天才,与陶渊明呼应 。大宋的国土,被下坡的颓势,被理学的层云,被重重的僵持,遮得有点阴沉;色流中很难再找到红色了,百思特网那该是到了元代; ……
这些朦胧的印象,稍一梳理,已颇觉劳累,像是赶了一次长途的旅人 。据说把莫高窟的壁画连起来,整整长达六十华里 。我只不信,六十华里的路途对我轻而易举,哪有这般劳累?
夜已深了,莫高窟已经完全沉睡 。就像端详一个壮汉的睡姿一般,看它睡着了,也没有什么奇特,低低的,静静的,荒秃秃的,与别处的小山一样 。
莫高窟课文|余秋雨文化散文名篇:莫高窟

3
第三天一早,我又一次投入人流,去探寻莫高窟的底蕴,尽管毫无自信 。游客各种各样 。有的排着队,在静听讲解员讲述佛教故事;有的捧着画具,在洞窟里临摹;有的不时拿出笔记写上几句,与身旁的伙伴轻声讨论着学术课题 。他们就像焦距不一的镜头,对着同一个拍摄对象,选择着自己所需要的清楚和模糊 。莫高窟确实有着层次丰富的景深(depthoffield),让不同的游客摄取 。听故事,学艺术,探历史,寻文化,都未尝不可 。一切伟大的艺术,都不会只是呈现自己单方面的生命 。它们为观看都存在,它们期待着仰望的人群 。一堵壁画,加上壁画前的唏嘘和叹息,才是这堵壁画的立体生命 。游客们在观看壁画,也在观看自己 。于是,我眼前出现了两个长廊:艺术的长廊和观看者的心灵长廊;也出现了两个景深:历史的景深和民族心理的景深 。
如果仅仅为了听佛教故事,那么它多姿的神貌和色泽就显得有点浪费 。如果仅仅为了学绘画技法,那么它就吸引不了那么多普通的游客 。如果仅仅为了历史和文化,那么它至多只能成为厚厚著述中的插图 。它似乎还要深得多,复杂得多,也神奇得多 。
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 。它把人性神化,付诸造型,又用造型引发人性,于是,它成了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 。
它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 。在它的怀抱里神人交融,时空飞腾,于是,它让人走进神话、走进寓言,走进宇宙意识的霓虹 。在这里,狂欢是天然秩序,释放是天赋人格,艺术的天国是自由的殿堂 。
它是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 。佛教理义已被美的火焰蒸馏,剩下了仪式应有的玄秘、洁净和高超 。只要知闻它的人,都会以一生来投奔这种仪式,接受它的洗礼和熏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