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带有“十三”这个数字的古诗词越多越好( 二 )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每天从点灯到拂晓鸡叫的时候,正是读书学习的好时候 。青少年的时候不知道刻苦学习,到老时才后悔没有认真读书,但已经晚了 。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战士们在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他们下定决心,不打败敌人誓死不回家 。
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
在昏暗的树林里,突然刮起一阵狂风,野草受惊似的摆动起来,正在夜间射猎的将军以为是老虎来袭,立即拉弓放箭 。第二天早上去寻找射出的白羽箭,那箭却深深地嵌进巨石的棱角之中 。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
山野里到处是绿油油的,涨满的河水映着天光,白茫茫的一片 。杜鹃声声啼叫,细雨下的像烟雾一样,乡村的四月已进入农忙时节,闲人很少,农夫刚采罢桑叶,又去插秧种田 。
说古诗词中有描写人生的三大意境第一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出自北宋 晏殊《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
此一境:“望尽天涯”正从一夜无眠生出,脉理细密 。“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 。景既萧索,人又孤独,几乎言尽的情况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广远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这是从“望尽”一词中可以体味出来的 。这三句虽然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意绪,但感情悲壮,毫无纤柔颓靡 。
此一境界,乃对人生的迷茫,孤独而不知前路几何 。
第二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出自北宋 柳永《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
此一境:词人所忧“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 。词行至此,可知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不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 。
投影至人生,第二境界乃有了目标,在追逐的道路上,求之不得之后形容消瘦而却继续追逐无怨无悔 。
第三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出自南宋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
此一境:寻觅千百次,竟然是在灯火冷落之处发现了那人 。人们都在尽情的狂欢,陶醉在热闹场中,可是她却在热闹外 。灯火写得愈热闹,则愈显“那人”的清高,人写得愈忘情,愈见“那人”于世间的不同境地,更是在诗人心中的不同境地 。
此一境界表明立志追逐的,在足够的积累后,量变成为质变,不经意间已追逐到了 。
有一首古诗词从一二三四五六七……一直说的是什么?楼主说的应该是司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写的一首诗吧,全文如下:
《回夫家书》又名《怨郎诗》卓文君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
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 。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 。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 。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
四月枇杷未黄,我与对镜,心欲乱 。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