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词》读后感怎么写?( 三 )


清顺治十二年,明珠夫人诞下纳兰,只一孩童,谁知其为“清朝第一词人”,且道其亦为“一品带刀侍卫”,纳兰一生不求富贵,只道:冷处偏佳,别有枝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奈何生在富贵家 。虽如此,纳兰并非纨绔,于其十七岁,入太学读书,因其才华出众,得国子监祭酒赏识,举其至内阁学士徐乾学处 。十八岁中举人,可知其才华非凡,然其毫无恃物之气 。其为吾等学习之圭臬 。不道其伤感之事,只道其洋洋学识,吾等可敬也 。其于妻之长情,人人有之?非也,吾亦应习之 。“被酒莫惊春意重,煮书销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可见一斑 。
古道“家家争唱纳兰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吾愿知其心事,但且道不足知其事也 。时过境迁,吾仍爱其长情,爱其才气,此吾所以作文也 。
后记: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

《纳兰词》读后感怎么写?


有个地方,有梦不尽的杏花春雨,英红柳绿,更有望不断的轻烟袅袅,流水人家 。那个地方到处是温婉的山,柔情的水,红墙黛瓦,乌蓬歌远 。云雾悠悠地如炊烟一般山水间缓缓升腾,直到月落乌啼霞满天,直到江枫渔火对愁眠,一闪灯花坠,却对着琉璃火 。
他虽可悲,但却完美 。他雄厚的家世,他横溢的才华 。他高朋满座,他官职显赫……只怪天意弄人,他美丽的妻子在如花一样的年华里猝然而逝,而他,也在风华正茂之年撒手人寰——这就是清俊不凡的纳兰容若 。
孤灯西风里,隔着时光帘幕,我试着触摸你的寂寞 。西花园内的海棠开了又谢,渌水亭畔的红莲如霞似绢 。而你如山峰一样静默的神情,依然让世人怦然心动 。
这是我读了《纳兰词》后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意象,细腻的笔触,温婉的诉说,对生活、对生命的慨叹有如山溪的清泉一般,清澈,却又带点青涩 。
我们在喟叹世事无常的同时,又可曾想到,其实这也是生命的一种过程?因为有困难甚至磨难,生命路上的欢歌笑语才更弥足珍贵 。正如歌中唱到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苦难的洗礼,又怎么会有“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叹息?
也许作为凡人,我们有太多的感伤、太多的惆怅 。
有人说,纳兰之所以一直困在悲伤中,是因为他不懂得倾诉,可纳兰的倾诉又有谁明白?或许纸笔更懂得他,文字最能道出他的心声 。任时光荏苒,纳兰的诗词依然在历史的长河里翩翩起舞,在浩瀚的诗词海洋里涛声依旧,这不正是他对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喁喁私语吗?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是啊假如人生永远像初次见面一般,那该多好!一切都保持着最初的好奇和新鲜状态,那些踌蹉满志的初生牛犊总是那么朝气蓬勃,那些羞涩的欲言又止有许多种神秘的可能,一切都像清晨的露珠般晶莹剔透,像朝阳般明亮灿烂 。可惜的是,时光易逝,谁都抵挡不了光阴的利箭,瞬间的刻骨铭心,也只能归于长久的风轻云淡,如此,又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