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阴历七月的古诗词

七月凤仙展奇葩
唐代吴仁壁有《凤仙花》一诗,诗云:
香江嫩绿正开时,冷蝶饥蜂两不知 。此际最宜何处看?朝阳初上碧梧枝 。
七月七日诗·李充
朗月垂玄景,洪汉截皓苍 。牵牛难牵牛,织女守空箱 。
河广尚可越,怨此汉无梁 。北极躔众星,玉机运六纲 。
素云巡濛汜,炎帝收离光 。
七月七日咏织女·苏彦
火流凉风至,少昊协素藏 。织女思北沚,牵牛叹南阳 。
时来嘉庆集,整驾巾玉箱 。琼佩垂藻蕤,雾裾结云裳 。
金翠耀华辎,軿辕散流芳 。释辔紫微庭,解衿碧琳堂 。
欢宴未及究,晨晖照扶桑 。仙童唱清道,盘螭起腾骧 。
怅怅一宵促,迟迟别日长 。
大同九年秋七月诗(南北朝·萧纲)
高楼辟左扇,回望依兰桡 。晚风飖飏来,落照参差好
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诗(南北朝·谢惠连)
题注:玉台无夜字 。
落日隐櫩楹,升月照帘栊 。团团满叶露,析析振条风 。
蹀足循广除,瞬目矖曾穹 。云汉有灵匹,弥年阙相从 。
遐川阻昵爱,修渚旷清容 。弄杼不成藻,耸辔骛前踪 。
昔离秋已两,今聚夕无双 。倾河易回斡,款情难久悰 。
沃若灵驾旋,寂寥云幄空 。留情顾华寝,遥心逐奔龙 。
沈吟为尔感,情深意弥重
咏廿四气诗 处暑七月中(唐·元稹)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
够了吧~~求采纳哦
关于农历七月初七的古诗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七夕(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
七夕(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这首诗传说是唐朝的一个六岁的小孩,林杰写的,在一些地方广为传诵,七夕望月之时往往吟哦 。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词(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
七夕(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
七夕(宋)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
七夕(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
七夕(唐)崔国辅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
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 。
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七夕(唐)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
七夕(唐)窦常
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 。
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 。
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
七夕(唐)杜牧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

【形容阴历七月的古诗词】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
七夕(唐)杜审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 。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
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 。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
七夕赋咏成篇(唐)何仲宣
日日思归勤理鬓,朝朝伫望懒调梭 。
凌风宝扇遥临月,映水仙车远渡河 。
历历珠星疑拖佩,冉冉云衣似曳罗 。
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
七夕(唐)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