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的意义

南昌起义 , 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 。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 ,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
南昌起义的意义

扩展资料:
起义部队于8月1日正式行动开始后 , 经过激烈战斗 , 于当日拂晓前消灭了南昌城内朱培德、程潜留守部队共约3000人 。这也是南昌起义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战斗 , 这次战斗中起义军的损失不详 , 到今天为止我们只知道1位牺牲于8月1日的烈士的名字 , 他就是当时72团教导队队长陈守礼 。
由于强敌环伺 , 起义军于8月3日离开南昌 。8月4日在转移途中 , 第10师师长蔡廷锴拉走了他的全师人马4500人 , 脱离了起义队伍 。也是在这一时期 , 第20军参谋长陈裕新拉走了第五团700人 。随后起义军一路转战 , 9月20日 , 抵达广东梅州三河坝 。
此时 , 起义军还剩下约10800人 , 其中叶挺部6300人 , 贺龙部4500人 。起义军决定分兵 , 主力向广东潮汕地区进发 , 留下约3000人由朱德、周士第、李硕勋带领 , 阻击国民党钱大钧追击部队约20000人 。
“南昌起义”的主要历史意义?南昌起义的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装备抵挡国民党反动派的榜首枪 , 宣告了我国共产党把革新进行到底的坚决态度和坚强决计 , 在全党和全国公民面前树立起一面革新装备斗争的旗帜 。
一支真实归于公民的新式戎行诞生了 , 我国共产党从此有了自己肯定领导之下、忠诚执行革新政治任务的装备力量 , 我国公民从此有了同自己血肉相连、一心一意为公民效劳的子弟兵 。
南昌起义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革新详细实践相结合 , 开展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创立党的军事辅导理论、缔造一支新式公民戎行的光芒起点 。
1933年7月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暂时中心政府同意了中心革新军事委员会的主张 , 决议将8月1日作为我国工农红军建立纪念日 。
1949年6月 , 我国公民革新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 , 颁布经毛泽东审定的我国公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款式 , 规则以“八一”两字作为我国公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首要标志 。8月1日被定为我国公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 南昌成为公民戎行“军旗升起的当地” 。
南昌起义的意义

扩展资料:
南昌起义的经过:
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 , 行动开始 , 经过4个小时激战 , 全歼国民党南昌守军1万余人 , 占领南昌城 。随后 , 起义军部队进行整编和确定下一步战略目标 。
整编后的起义军下辖三个军:9军 , 军长朱德;11军 , 军长叶挺;20军 , 军长贺龙 。仍然沿用第2方面军番号 , 总指挥和前敌总指挥还是贺龙和叶挺 。然后部队撤离南昌 , 南下广东 , 占领东江 , 然后以此为根据地取得外援 , 再徐图发展 。
起义军于8月3日和5日撤出南昌 , 辗转南下 。由于仓促南下 , 准备不足 , 加上旧军阀习气严重和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 , 起义军损失惨重 , 不少领导干部公然带队整建制的脱离部队 。9月22日 , 起义军到达广东三河坝 。
面对严峻的局势 , 前委决定由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率主力直奔潮汕 , 朱德率25师留守三河坝 , 阻击敌军 , 掩护主力撤退 。起义前任南昌市公安局局长、起义行动的边缘人物朱德 , 正是在三河坝这个十分危急的地方表现出了巨大的领导力 , 在党史和军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南昌起义的意义
南昌起义 , 由于客观上敌人力量过于强大 , 主观指导上缺乏经验 , 没有和湘、鄂、赣地区的农民运动相结合 , 开展土地革命战争 , 而是孤军南下广东 , 企图打开海口 , 争取外援 , 重建革命根据地 , 再次举行北代 , 加之两次分兵 , 不能集中兵力歼敌 , 成为敌人各个击破等原因 , 最后遭至失败 。但这次起义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旗帜 , 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 。它以实际行动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 , 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 , 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它对创建伟大的人民军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