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寝中的水银江河之谜( 二 )


揭秘二:这么多的水银从哪里来
按照地理位置推想 , 秦始皇陵的水银来源应该不止一个渠道 , 其中距离最近的一条线索 , 来自于陕西南部的旬阳 。
旬阳 , 这座城市非同一般 。因为汉江和旬河正好在此交汇 , 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太极图 , 所以旬阳县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太极城”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赋予了旬阳县神奇的自然景观 , 同时也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 它是全国最大的汞锑矿产基地 。
就在旬阳县公馆镇附近的矿山上 , 考古学家找到了大量的古矿洞 , 大小有一百多个 , 最深的有几百米 , 最浅的十几米 , 形状最大的地方空间很大 , 小的则只能容纳一个人进去 。老矿洞的存在证明了旬阳县开采汞矿的久远历史 , 在旬阳县博物馆秦汉史展厅里 , 出土的文物又给人们提供了新的线索 。
在古代 , 水银的一个重要用途就是制造鎏金青铜器 , 而这些战国时期的文物无疑证明了早在那个时代就已经有人开始使用水银了 。同时 , 馆里众多的文物也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 , 早在秦朝以前旬阳就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城镇了 。
到了诸侯割据的战国时代 , 旬阳正处在秦、楚两国的交界地带 , 虽说位于山区 , 陆路交通十分不便 , 不过险要的地理形势、便利的水路运输又让这里成为了秦、楚两国必争之地 。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了楚国 , 终于占领了着名的旬阳 , 也占有了水银的蕴藏地 。于是今天人们可以遥想2000多年前的秦国人 , 就是在这宽阔的汉江水面上 , 为众多的船只挂起了风帆 , 装载着大量的汞矿石浩浩荡荡地从旬阳驶向了秦始皇陵 。
揭秘三:水银的另一重要来源地
秦陵地宫存在着大量水银 , 但是 , 按照当时秦朝的能力 , 这些水银的开采应该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程 。专家们认为 , 除了陕西旬阳县之外 , 这些水银最有可能是从当时最大的汞矿产地重庆东南地区运过来的 。而当地最大的汞矿主 , 是一个叫清的寡妇 。她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 , 因为她和秦始皇陵有着千丝万缕的神秘联系 , 留下种种千古传奇 。
史记》专门记录经济事件的篇章《货殖列传》里 , 特别提到了清这个特殊的女人 。她是一名生活在四川的寡妇 , 因为她的家族掌握了丹穴山这个地方 , 世代靠着它 , 赚了很多钱 。其中 , 丹穴山指的就是现在重庆市酉阳县的银岭山 , 这里自古以来就以盛产丹砂而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