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总结一下高中常考古诗文名句

1、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做《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司马迁《屈原列传》)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
(李密《陈情表》)
4、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鱼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
(王勃《滕王阁序》)
5、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韩愈《师说》)
6、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自哀;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杜牧《阿房宫赋》)
7、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
(苏洵《六国论》)
8、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9、轻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处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
(苏轼《前赤壁赋》)
10、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不见复关,泣涕涟连连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
(《诗经·氓》)
11、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
(屈原《离骚》)
1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古诗十九首》)
13、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曹操《短歌行》)
1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陶渊明《归园田居》)
1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王维《山居秋暝》)
16、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李白《蜀道难》)
17、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