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教学|教研/什么是反思教学

反思性教学(教研/什么是反思教学)
反思性教学|教研/什么是反思教学
反思教学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观念、行为以及教学效果进行审视、分析、归纳、提高的过程 。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它既能使学生探索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心智,发展情感,也能使教师实践教学设计,实践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
因此,作为活动的双边主体,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反思,一方面能够保证教学过程的有序推进,另一方面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


?反思教学模式理论及模型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特定环境中进行的具有相对稳定结构形式的教学活动 。反思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先驱是杜威和萧恩 。杜威认为,反思性行为是一种对信念和实践进行积极、持续和仔细的考虑行为 。反思性行为实际上就是反思教学百思特网的理论基石 。


萧恩在杜威反思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反思性实践的概念,他认为反思有两种时序,一方面,反思可能发生在行动前、行动后或行动前后,也就是“对行动的反思” 。在教学中,“对行动的反思”就是指课前对课堂教学的思考与策划,课后对课堂内所发生的一切事件的回顾和总结 。另一方面,反思也可能发生在行动过程中,当实践者在实施计划时,通常会与情境进行反思性对话,也就是说,实践者试图提出和解决当时的问题 。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碰到出乎意料的教学事件,需要对这些事件进行审视、调节和控制,这就是“在行动中的反思” 。反思性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求教师和学生找出教学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并解决这些困惑与问题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施教与学生学习是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 。教师积极的情绪、缜密的设计、生动的讲述和应对偶发事件的泰然游刃,会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反过来,学生的积极响应和主动参与也会对教师的教学产生正面影响 。反思教学模式能够使教师和学生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的积极反思,实现相互沟通、相互促进,达到教师会教、学生会学,教师和学生和谐相处、共同提高的教学目的 。


反思性教学|教研/什么是反思教学


?反思教学模式的实践


教学实践是反思的根本源泉,没有教学实践,反思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不注重总结和反思,就找不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功和收获是什么,存在的问题在哪里 。


(一)思在课前──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课前反思,就是要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决定教师如何教?教什么?学生如何学?学什么?作为教师,就是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备好课 。备课是教师为上课而做的准备工作,它是教师有效上课的重要前提 。作为学生,就是要预习学习内容,做好学习准备 。


首先,要合理运用教材,大胆实施创新 。现行教材,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如果按照教材和教参内容原封不动地组织教学,势必会影响整个教学任务的完成 。因此,首先要求教师要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然后再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取舍 。在分析、取舍过程中,一定要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和深度加工,彻底摆脱现有教案、学案的束缚 。


其次,要充分了解学生,发挥主体优势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确定切合实际的教学深度和难度 。要研究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性需求,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法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因材施教,使他们各得其所 。


(二)思在课中──使教学过程高效有序进行


课中反思,就是要把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学生的发展上,及时发现和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


第一,要创设有效的课堂活动 。一是活动目的要明确 。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坚持“以活动促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使活动具有教育意义并适合于学生,让活动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二是活动内容要适切 。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兴趣需要,真正反映生活经验和学科特点,活动设计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相联系 。三是活动的品质要高 。教学活动通常以外显的对象参与、动手操作的实践形式呈现百思特网,但真正有价值的活动离不开高水平的思维参与 。动手操作的目的在于支持高质量、高水平的动脑思考 。因此,活动设计要以提升活动内在的思维品质为宗旨,从围绕激发学生思维、提高认知能力方面来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