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的诗歌|作品是如何保存的( 二 )


1930年 , 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 专业方向德文 。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 , 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 。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 , 称为“四剑客” 。同学中还有胡乔木 。喜欢"纯诗" , 如法国魏尔兰、马拉梅 。比利时维尔哈伦 , 以及六朝骈文 , 李义山、姜白石的作品 。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 。大学期间 , 以成绩优异 , 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 。1935年9月 , 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 , 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 , 为期3年。季羡林被录取 , 随即到德国 。在柏林和美国与乔冠华同游 。10月 , 抵达哥廷根 , 结识留学生章用、田德望等 。入哥廷根大学 , “我梦想 , 我在哥廷根 , ……我能读一点书 , 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 。”[1]年轻时候的季羡林
1936年春 , 季羡林选择了梵文 。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 , 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 , 或许能有所发现” 。因此 , “非读梵文不行” 。“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 , 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 , 一直走到现在 , 而且还要走下去 。”“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 。”[1] 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 , 学梵文、巴利文 。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 , 并加学南斯拉夫文 。季羡林师从"梵文讲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 , 成为他唯一的听课者 。一个学期 40多堂课 , 季羡林学习异常勤奋 。佛典《大事》厚厚3大册 , 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 , 他争分夺秒 , 致力于读和写 , "开电灯以继晷 , 恒兀兀以穷年" 。季羡林在德国
[1]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 , 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4个"优" , 获得博士学位 。因战事方殷 , 归国无路 , 只得留滞哥城 。10月 , 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 , 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 , 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 。“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 , 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 。‘博士后’的岁月 , 正是法西斯崩溃前夜 , 德国本土物质匮乏 , 外国人季羡林也难免‘在饥饿地狱中’挣扎 , 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 。而作为海外游子 , 故园情深 , 尤觉‘天涯地角有穷时 , 只有相思无尽处’ , 祖国之思和亲情之思日夕”索绕 , “我怅望灰天 , 在泪光里 , 幻出母亲的面影” 。[2]1941年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后曾师从语言学家E.西克研究吐火罗语 。1945年10月 , 二战终结不久 , 即匆匆束装上道 , 经瑞士东归 , “宛如一场春梦 , 十年就飞过去了” 。离开哥廷根35年后的1980年 , 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哥市 , 再谒83岁高龄的瓦尔德施米特恩师 , 相见如梦 。后来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1946年5月 , 抵达上海 , 旋赴南京 , 与李长之重逢 , 经李介绍 , 结识散文家梁实秋、诗人臧克家 。在南京拜谒清华时期的恩师陈寅恪 , 陈推荐他去北京大学任教 , 遂又拜见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傅斯年 。秋 , 回到北平 , 拜会北大文学院院长汤用彤 。1946~1983年 , 被北京大学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 在北大创建该系 。同事中有阿拉伯语言学家马坚、印度学家金克木等 。解放后 , 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 , 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 。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1954年、1959年、1964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 。“文革”中受到“四人帮”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 。1978年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 , 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 。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其著作已汇编成《季羡林文集》 , 共24卷 。1983年 , 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 。温家宝看望季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