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霓虹灯的诗词( 三 )


古诗咏鸡,有的是表达诗人对鸡不幸命运的同情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鸡》:“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 。主人计固佳,不可使鸡知 。”写人养鸡,而“鸡肥”之日却难免一死的命运,并希望鸡的主人能“不可使鸡知” 。字里行间,寄予了诗人对鸡不幸命运的同情 。
古诗咏鸡,有的则是以此作衬托,抒发诗人的情感 。三国魏政治家、文学家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蒿里行》),以"千里无鸡鸣”衬托乱世景象之凄凉;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以“故人具鸡黍”衬托“故人”对诗人的真挚友情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古风》中写到斗鸡:“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其二十四),“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其四十六),以此抒发诗人对当时的权贵、奸佞小人的愤懑之情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有一首《咏鸡诗》:“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 。”此诗系他登基之日闻鸡鸣而作,借咏鸡抒发了其登基的喜悦之情与雄视天下的豪迈气概 。
古诗咏鸡,有的明为咏鸡,实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南朝乐府民歌《读曲歌》:“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 。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都一晓 。”与其说是咏鸡,还不如说是写诗人的心境 。诗人之所以要“打杀长鸣鸡”,就在于“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都一晓”,而为何要如此,诗中并未明言直说,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或许,诗人是想念远方的亲人,愿在梦中与之相会 。唐代诗人金昌绪的“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春怨》)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宋代诗人李光的诗《鸡》笔法也与此相似 。或许,诗人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其他烦恼之事,而“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都一晓” 。等等 。宋代大诗人陆游的《老鸡》:“老鸡拥肿不良行,将旦犹能效一鸣 。碓下糠粞幸不乏,何妨相倚过余生 。”看似在写“老鸡”行动不便,却仍能在早晨“一鸣”,而实际上是在写人 。这老而不休的鸡,不正是老当益壮诗人的生动写照吗?
成语有“鸡犬不宁”,古诗咏鸡,也有不少是“鸡”、“犬”二字连用的 。这在唐诗与宋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笔者利用北京大学《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专业版查询,诗题中“鸡”、“犬”二字连用的,未检索到;诗行内“鸡”、“犬”二字连用的,共有108项与查询匹配,如:大诗人李白的诗句“是老胡鸡犬,鸣舞飞帝乡”(《上云乐》),大诗人杜甫的诗句“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寒食》),诗人常建的“远与市朝隔,日闻鸡犬深”(《燕居》),等等 。以北京大学《全宋诗》电子检索系统专业版查询,诗题中“鸡”、“犬”二字连用的,仅有大诗人陆游的《鸡犬二首》;诗行内“鸡”、“犬”二字连用的,共有548项与查询匹配,如:诗人李含章的诗句“鸡犬怪人奔竹径,儿孙逢客倚柴篱”(《渔家》),胡宿的诗句“了无官府事,鸡犬莫登仙”(《山居》),著名诗人梅尧臣的诗句“遥闻鸡犬音,渐悟人烟迩”(《武陵行》),等等 。
写民间游戏的古诗词柏舟诗经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这个写的是民间端午划龙舟 望采纳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写霓虹灯的诗词】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