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经八脉考|“奇经八脉”名义考

奇经八脉考(“奇经八脉”名义考)
“奇经八脉”一词出自《难经二十七难》,它是指十二经脉以外的八条经脉 。
那么,这八条经脉为何以此命名呢? 。
奇经
所谓“奇经”的“奇”,当读j,是单数之义 。《说文解字》:“奇,一曰不耦 。”《礼记投壶》》:“一算为奇 。”注:“奇,只也 。”可见,所以叫“奇经”,是因为它没有表里的配偶,是单数,故名 。这正如虞庶云:“奇,音基也,不偶之义 。谓此八脉,不系正经阴阳,无表里配合,别道奇行,故曰奇经也 。所以经言八脉不拘于经,以此可验也 。”“杨(玄操)氏言奇异之义,非也 。”徐大椿《难经经释>>也云:“奇,读如奇偶之奇,谓无手足配偶,如十二经也 。”
带脉
《难经二十八难》:“带脉者,起于季肋,回身一周 。”杨玄操云:“带之为言束也 。言总束诸脉,使得调柔也 。”黄竹斋《难经会通》也云:“带之为言束也 。总束诸脉,使不妄行,如人束带而前垂,故名 。”此说欠妥 。“带”并非是“总束”之义 。“带”本是古代士大夫束在衣外的大带 。《说文解字》云:“带,绅也 。”绅即大带 。因带脉环绕腰腹一周,如同古代士大夫束在衣外的大带,故名 。
任脉
《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 。”王冰注:“所以谓之任脉者,女子得之以养也 。”杨玄操云:“任者,妊通 。此为人之生养之本 。”黄竹斋《难经会通》也云:“任之为言,妊也,统诸阴脉行于腹里,为人生养之奔也 。”今人大都从此,似乎已成定论,恐非也 。
“任”百思特网通“妊”,两字古音相同,均为日母、侵部,故可通假 。《说文解字》:“衽,衣襟也 。”段注:“谓掩裳之衽,当前幅后幅相交之处 。”《释名释衣服》:“襟,禁也,交于前所以禁御风寒也 。”王先谦曰:“案襟,即领之下施而交于前者 。”可见,“衽”就是衣领之下在胸前相交的衣襟 。任脉正好是处于胸前衣襟处正中位置,故名 。这正如《难经疏证》所说:“任与衽通,其循腹里行,犹衽之在于腹前也 。”
督脉
《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 。”王冰注:“所以谓之督脉者,以其督领经脉之海也 。”杨玄操云:“督之为言都也,是人阳脉之都纲 。”今人大多从此,恐误 。“督”当通“裻”,音d 。《说文解字》:“裻,百思特网一曰背缝 。”段注:“衣与裳正中之缝相接也 。”又《说文解字》“督”,段注:“人身督脉在一身之中 。衣之中缝,亦曰督缝 。”又《说文通训定声》“督”下云:“假借为裻,衣之背缝也 。”《庄子养生主》:“缘督以为经 。注:中也 。人身有督脉、有任脉,亦当作裻 。”《六书故》更进一步云:“人身督脉,当身之中,贯彻上下 。故衣缝当背之中,达上下者,亦谓之督百思特网 。督为背中之脉,盖取义于此 。”可见,督脉即人身背中之脉,因其脉循脊上行,故以背缝名之,又因背缝居中,故名 。
冲脉
《难经二十八难》:“冲脉者,起于气冲 。”杨玄操云:“冲者,通也 。言此脉下至于足,上至于头,通受十二经之气,故曰冲焉 。”此注欠当 。因人体各种经脉都上下贯通,并非只是冲脉 。那么,“冲”是何义呢?“冲”同“衝”,是街道之义 。《说文解字》:“衝,通道也 。《春秋传》曰:及衝以戈击之 。”《六书故》云:“衝,又作衢,衢道经纬往来相直处也 。”虞庶也云:“冲,街之义 。”可见,“冲”是街道、通道之义 。因冲脉犹四通之道路,故名 。
阳跷脉、阴跷脉
《难经二十八难》:“阳跷脉起于跟中 。”“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 。”杨玄操云:“跷,捷疾也,是人行走之机要,动足之所由 。”此注欠当 。“跷“当通“屩” 。《说文解字》云:“屩,履也 。”段注:“《史记孟尝君传》:蹑屩 。虞卿传及《汉书王褒传》作‘跷’,假借字也 。”《释名释衣服》:“屩,草屦也 。出行著之蹻蹻轻便,因以为名也 。”又《史纪虞卿传》徐广注:“屩,草屦也 。”可见,“跷”当“草鞋”之义 。因为跷脉起于跟中,故取义于此 。
阴维脉、阳维脉

    《难经二十八难》:“阴维、阳维者,维络于身,溢畜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 。”“维”当是“维持”、“维络”之义 。这一点前人论述甚多 。如杨玄操云:“维者,维持之义也 。此脉为诸阳之纲维,故曰维脉也 。”纪齐卿云:“阳维者,维络于阳之脉;阴维者,维络于阴之脉 。所以阴阳能相维者,经血满足,通达四旁,能维络于诸经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