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古诗词类的选择题都有哪些呢( 六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 回答问题:
漫成一首·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 ,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 船尾跳鱼拨剌鸣 。
14.对这首诗的赏析 , 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 , 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 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 , 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 , 意境安谧、和平 。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杆 , 大鱼跃出水面的“动” , 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 , 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

15.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 , 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 , 下面四首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A.白日依山尽 ,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 , 茅檐古木齐 。红尘飘不到 , 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 ,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 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 ,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 独钓寒江雪 。
16.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 , 不恰当的一项是:
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 青草池塘处处蛙 。
有约不来过夜半 , 闲敲棋子落灯花 。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 , 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言访时的感受 。
B.第三句点题 , 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 , 但约客末至 , 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 , 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 , 描写诗人雨夜待候客人的情景 , 含蓄而有韵味 。

17.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 , 不恰当的一项是:
蝉·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 ,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 非是藉秋风 。
注:垂绥:绥:应是rui字 , 指蝉 。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 , 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
A.首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 , 含有象征意义 。古代常以“冠缨”指代
贵宦 , 诗人将“贵”与“清”统一在“垂绥饮清露”的形象中 。B.次句写蝉声之远传 。“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 , 悦耳动听 。一个“出”字 , 使人感受到蝉场的响度与力度 。
C.三四句蕴含深意 , 表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 , 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 , 自能声名远播 , 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 。
D.这首诗 , 事、景、情、议融为一体 , 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 完成18-19题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 时鸣春涧中 。18.对这首诗的赏析 , 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 , 来反衬出泰山月夜无人声的幽寂 。
B.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 。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 , 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
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泰山月夜图 , 真是“诗中有画 , 画中有诗” 。
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 , 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

19.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 , 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 , 颇有艺术辩证法 。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A.桥响犬遥吠 , 庭空人散眠 。(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B.炉火照天地 , 红星乱紫烟 。(李白《秋浦歌》)C.寒树鸟初动 , 霜桥人未行 。(刘禹锡《途中早发》)D.鹤鸣楚山静 , 露白秋江晓 。(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 , 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 ,  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 , 浦树远含滋 。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
20.对这首诗的赏析 , 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 , 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 。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 , 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