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古诗全文( 二 )


此外 , 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 , 家国之忧 , 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 , 是写愁的代表作 。
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 , 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 , 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 , 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枫桥夜泊
有没有带拼音的《枫桥夜泊》的全诗fēng qiáo yè bó
枫桥夜泊
táng zhāng jì
【唐】 张继
yuè luò wū tí shuāng mǎn tiān , 
月落乌啼霜满天 , 
jiāng fēng yú huǒ duì chóu mián 。
江枫渔火对愁眠 。
gū sū chéng wài hán shān sì , 
姑苏城外寒山寺 , 
yè bàn zhōng shēng dào kè chuán 。
夜半钟声到客船 。
【诗文解释】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
【词语解释】
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
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 , 一说为乌啼镇 。
霜满天:霜 , 不可能满天 , 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 , 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
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 , 江指吴淞江 , 源自太湖 , 流经上海 , 汇入长江 , 俗称苏州河 。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 。“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 , 本名“封桥” , 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 。
渔火:通常解释 , “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
对愁眠:伴愁眠之意 , 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 。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 , 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 , 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 , 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
姑苏:苏州的别称 , 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 , 始建于南朝梁代 。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 。
【诗文赏析】
这首七绝 , 是大历诗歌中最著名之作 。全诗以一愁字统起 。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 , 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 。这二句既描写了秋夜江边之景,又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 。
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 , 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 。夜行无月 , 本难见物 , 而渔火醒目 , 霜寒可感;夜半乃阗寂之时 , 却闻乌啼钟鸣 。如此明灭对照 , 无声与有声的衬托 , 使景皆为情中之景 , 声皆为意中之音 , 意境疏密错落 , 浑融幽远 。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隽永 , 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 , 为那里的一桥一水 , 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风情 , 吸引着古往今来的寻梦者 。
枫桥夜泊古诗全文

扩展资料:
根据《唐才子传》卷三记载 , 张继于“天宝十二年(753)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 , 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 。而就在天宝十四年(755)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 , 天宝十五年(756)六月 , 玄宗仓皇奔蜀 。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 , 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 , 其中也包括张继 。一个秋天的夜晚 , 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 。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 , 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 , 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 , 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的古诗 。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唐 ·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 夜半钟声到客船 。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
注释
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
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 , 一说为乌啼镇 。
霜满天:霜 , 不可能满天 , 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 , 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