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有没有?

翻开书的封皮 , 读着这一本在假期期间被推荐的《目送》 , 一个个故事 , 一句句言语 , 说不上扣人心扉 , 却于心中响起共鸣 。在看书之前 , 我仅仅认为这是一本谈论亲情的书本 , 然而翻开后 , 却是一纸人生 。
看到“十七岁”这个篇目时 , 让我目光一顿 , 这与我想像的年龄 , 作者会写些什么呢?她曾经的十七岁?还是十七岁的少年们?我往下看 , 这是关于作者远在德国的儿子华飞的 。书中 , 母亲与许久未见的儿子一同闲逛于剑桥大学 , 本应该是一幅融洽、互诉衷情的场景 , 但显然 , 十七岁的少年俨然已有自己的想法 , 字里行间都透露出这个年纪的一丝叛逆 。
我不禁想到 , 自己与父母又是怎样交谈的?
大多数时候是平淡的 。但当父母的所见所闻明显快不过时代的进步时 , 披着“新时代青少年”外衣的我们总会表现出我们与父母的嫌隙 , 比如高科技产品的使用 , 日渐新潮的社交内容 , 一杯外国品牌的昂贵的咖啡 , 这些东西在这个富足的时代走进年轻人的群体 , 但相对于父母长辈而言 , 他们或许不懂 , 或许新奇 。
当华飞说道“小孩!”时 , 我想 , 在我们眼中 , 对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感到新奇的父母 , 或许真的像某种意义上的“小孩”一样 , 我们以不耐烦的态度回应 , 不正像是我们在拼命修筑一道高墙 , 迫使父母与我们渐行渐远吗?
从“青少年心理”走出来的我 , 又进入到作者的另一个篇章:作者与年老后开始忘事的母亲的相处 。她们之间的相处 , 让我敢达两人虽离得很近 , 却有着不容忽视的疏离感 , 作者母亲记忆的回溯 , 渐渐与现实脱轨 , 每次问过后又忘记的问题 , 及时有作者不见其烦的回答 , 也感到了令人窒息的距离感 。父母年龄的增大 , 记忆的倒退 , 层出不穷的心理与生理上的问题 , 这种父母子女间愈来愈远的距离 , 让人看得见 , 触不着 。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 ,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 , 只不过意味着 , 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所谓的背影渐行渐远 。”这一瞬 , “父母”和“子女”这两个词 , 好像突然拉长了在这之间的沟壑 , 仿佛这一生 , 我们与父母擦肩几十年 , 而后走向远方 。我们与他们 , 就这样不舍地 , 看着彼此 , 独自走过漫漫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