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女儿对母亲的思念的诗句( 二 )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 。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 。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 。“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 。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
2、【别老母】
诗的第一句“搴帷拜母河梁去”,即掀开门帘,告诉老母,儿就要起程动身了 。但因为是游幕谋生,(游幕是指旧时知识分子离开本乡到外地寻求教学或投向官府求职)这种告别是无一定目的的,所以只能说河梁去 。一方面是老母难离,另一方面因生活所迫又不得不离,这种既难舍又无奈情景,暗示了作者极为痛苦的心情 。
诗的第二句“白发愁看泪眼枯”在即将告别老母外出的时候,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表达对老母难分难舍的情感,而是著笔于老母此时的情状:白发苍苍,愁容满面,凄切悲凉,欲哭无泪 。还容得着说吗?一切伤心,都隐藏在老母的这张面孔之中,离不得舍不得,却不得不离,不得不舍 。这种情感的磨难,真令人寸肠欲断,撕肝裂肺 。至此,谁能不为之动容呢?
诗的第三句“惨惨柴门风雪夜”,转入了告别老母的时空环境,作者用“柴门”“风雪夜”两个最简单的词儿,极其概括典型地告诉人们,在那种环境下,一个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人的凄楚难熬 。作者在另外的地方也有过贫穷潦倒的描述,如“全家都在秋风里,九月衣裳未剪裁”,如果说那还只是一种对贫愁的感叹,那末“柴门”“风雪夜”则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了 。
风雪因柴门而更为肆虐,柴门因风雪而更为难忍,此时向老母告别,除了“惨惨”还有什么可说呢?最后,作者集愧疚,自责,痛恨于一身,发出了“此时有子不如无”的感慨 。
这种感慨是极为凝重的,它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母之心,恋母之情,而变成了对那个时代的正义控诉,对所有无依,无靠,无助老者的深切同情,对天下不孝子女的严厉谴责,这是由个人情感到整体理念的升华,它从生育学角度告诫世人,养子无用,不如不养 。因此,《别老母》诗,比起那些爱母,敬母的直描作品,更具感染力和普遍性 。成为爱母作品中不朽的绝唱 。
3、【思母】
与恭出家之后未久,其父见背,唯留老母贫苦独守 。恭公虽系出家之人,亦不能有负亲恩 。虽然自己过的也是清贫淡泊的生活,仍时时接济老母 。现在母亲也走了,留下的只是满腔怀念 。这首诗并没有华美的词藻,只是用极普通的词语,叙述极平凡的往事 。然而,诗中流露的全是一片赤子之心,孺慕之情读来令人深为感动,惋叹不已 。
4、【燕诗示刘叟】
这首寓言诗是借双燕的遭遇讽劝那些不顾父母痛苦而独自远走高飞的人们 。它还强调:想要子女对自己尽孝,自己就应先带头对父母尽孝;同样,教育人者首先要教育自己 。诗人写双燕的筑巢、孵卵、哺雏、教飞等过程,既生动又简洁,笔端富有感情 。
诗歌一开始,只用了短短的两联,就生动地描述了一对燕子燕尔新婚的幸福景象 。由“翩翩”两字即可感受到两只燕子那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愉快心情 。它们当然是怀着兴奋的心情,共筑爱巢,希望从此过着甜蜜幸福的日子 。尤其是“一巢生四儿”,现代人很少有这种福分 。单只这一句,便勾勒出一幅美满家庭生活的画面,这也是作者为这一对燕子深深的祝福,为它们充满希望的未来而欢喜 。
接着的四联,叙述了双燕辛劳抚育幼燕的经过,深刻地反映了父母养育之恩的伟大 。两只燕子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 。虽然“青虫不易捕”,但听到小鸟“索食声孜孜”,为了孩子们能吃得饱,它们不怕艰难与危险,甘於牺牲,四出寻找食物 。日复一日的劳碌奔波,使得它们“觜爪虽欲敝”,但还是“心力不知疲”,不辞劳苦的“须臾十来往”,如此折腾,仅仅是因为“犹恐巢中饥” 。
“辛勤三十日”四句可说是整首诗里最伤感的一段 。虽然“母瘦雏渐肥”,但母燕宁愿牺牲自己的健康,也要争取时间,无怨无悔、满怀期待地“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以便子女们能尽早学会言语,尽早长出健康丰壮的羽翼,好迎接它们不可知的未来,那种对子女无限爱怜的心、温柔的目光、轻巧的动作,再联想即将发生的悲剧,不禁为母燕的命运感到无比的难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