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的传说|“压岁钱”的由来与传说

压岁钱的传说(“压岁钱”的由来与传说)
压岁钱的传说|“压岁钱”的由来与传说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关于压岁钱,有几种不同的由来与传说:
【压岁钱的由来1】:
压岁钱,源于“压胜钱”, 它起源于西汉,至清末民初都有铸造并不在市面上流通,钱币正面一般铸有“万岁千秋”、“去殃除凶”等吉祥话和龙凤、龟蛇、双鱼等吉祥图百思特网案 。是汉族民间一种用作吉利品或避邪物的古钱币,作为小孩子佩带的饰物,最初的本义主要是压邪攘灾和喜庆祈福两大类 。“压胜钱”也作为洗儿钱(婴儿满月洗浴,赐给孩子的钱),后来演变为春节的“压岁钱” 。
压岁钱的传说|“压岁钱”的由来与传说

压岁钱的传说|“压岁钱”的由来与传说

压岁钱的传说|“压岁钱”的由来与传说

【压岁钱的由来2】: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故事 。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年三十夜里出来,专门摸睡熟的小孩的脑门 。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也就变成“祟” 。
据说有一大户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 。在年三十晚上,为防小偷,两人将钱币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后,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在枕边 。半夜里,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头,突然孩子枕边迸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 。于是祟不敢再来侵扰了 。很快,这件事就传扬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除夕夜里用红纸包上放在孩子的枕头下面,祟就不敢再来侵扰了 。因百思特网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祟”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
压岁钱的传说|“压岁钱”的由来与传说

【压岁钱的由来3】:
压岁钱,一说与唐代宫廷内习俗有关 。据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内廷妃嫔,每于春时,各于禁中结伴三人至五人掷钱为戏 。”王建的《宫词》说:“工人早起笑欢呼,不识阶前扫地夫,乞与金钱急借问,外头还似此间无”;“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边树;寒日内人长打白,库中先散与金钱 。”足见唐代宫廷内春日散钱之风昌盛 。又据《资治通鉴》卷廿六中记载,时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 。”王建《宫词》也有描写:“妃子院中初降诞,内人争乞洗儿钱 。”洗儿钱除志喜外,主要还是长者给新生儿镇邪去魔力的护身符 。赐钱新生儿的风俗逐渐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宋代成为民间重要风俗之一 。
压岁钱的传说|“压岁钱”的由来与传说

【压岁钱的由来4】:
根据史书《桯史》记载,北宋神宗年间,当时的朝廷枢密副使王韶的小儿子南陔出了一件事:就在春节的夜晚,南陔随着大人在汴梁的街头观灯游玩,竟被歹人给掠走了 。歹人准备向南陔的家里勒索一笔钱财 。然而,在歹人逃跑的途中,巧遇朝廷的车子经过,机智勇敢的南陔急忙大声呼救,歹人心中害怕,放下了南陔,仓皇逃跑 。于是,南陔得以随着朝廷的车子进入皇宫,见到了皇帝宋神宗 。宋神宗问清了事情的经过后,就赐予南陔一些金钱,给他压惊 。此事原本发生在北宋都城汴梁的皇宫内,却很快传了出去,并广泛流传于民间 。于是,人们纷纷效仿宋神宗的做法,在过年的时候,除了给孩子们买爆竹、吃食外,还要给孩子们一些压惊的零用钱,这些零用钱被称为“压岁钱” 。后来,全国的百姓也纷纷效仿这种做法,在春节的时候给孩子压岁钱 。时间长了,春节给孩子们发放压岁钱就成为我国传统的春节习俗之一 。史书《清嘉录》中“长幼度岁,长者贻小儿以朱绳缀百钱,谓之压岁钱”,记述的就是古代的大人们在春节时给孩子压岁钱的情景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压岁钱的意义已由压惊转化为春节时期的美好祝福 。
压岁钱的传说|“压岁钱”的由来与传说

【压岁钱的由来5】:
压岁钱,表达家族长幼之间的祥和喜庆的节日气氛 。
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百思特网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