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大全悯农一( 二 )


古诗大全悯农一



扩展资料: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 。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 。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 。
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 。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 。
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 。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 。
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 。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 。
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 。
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 。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李绅 (唐代宰相、诗人)
《悯农诗》其二《悯农诗》其二
作者: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古诗大全悯农一】

除了这一个其二外,《悯农诗》还有一个其一,在我们的小学课本上有学习到:
《悯农诗》其一
作者: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古诗大全悯农一

扩展资料: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
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二十七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
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 。
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
参考资料:悯农二首_百度百科
古诗悯农的作者读音mǐn nóng
悯农
táng lǐ shēn
唐 李绅
chūn zhǒng yī lì sù ,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sì hǎi wú xián tián , nóng fū yóu è s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mǐn nóng
悯农
táng lǐ shēn
唐 李绅
chú hé rì dāng wǔ , hàn dī hé xià tǔ。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shuí zhī pán zhōng cān , lì lì jiē xīn kǔ。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