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帘幽梦里的诗句全

出自北宋诗人秦观的《八六子·倚危亭》: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尽还生 。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
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 。
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
译文:我独自靠在危亭子上,那怨情就像春草,刚刚被清理,不知不觉又已长出来 。一想到在柳树外骑马分别的场景,一想到水边与那位红袖佳人分别的情形,我就伤感不已 。
佳人,上天为何赐你如此美丽?让我深深投入无力自拔?当年在夜月里,我们共同醉入一帘幽梦,温柔的春风吹拂着你我 。
真是无可奈何,往日的欢乐都伴随着流水远去,绿纱巾上的香味渐渐淡去,再也听不到你那悦耳的琴声 。如今已到了暮春时令,片片残红在夜色中飞扬,点点细雨下着下着又晴了,雾气一片迷迷蒙蒙 。我的愁思正浓,忽然又传来黄鹂的啼叫声,一声一声 。
一帘幽梦里的诗句全

扩展资料:
赏析:
此词表达作者与他曾经爱恋的一位歌女之间的离别相思之情 。全词由情切入,突兀而起,其间绘景叙事,或回溯别前之欢,或追忆离后之苦,或感叹现实之悲,委婉曲折,道尽心中一个“恨”字
秦观词最大的特色是“专主情致” 。抒情性原本就是词长于诗的特点,秦观则将词的这一特长加以光大,在这首词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词的上片临亭远眺,回忆与佳人分手,以情直入,点出词眼在于一个“恨”字 。
以“芳草”隐喻离恨,又是眼前的景物 。忆及“柳外”“水边”分手之时词人以“怆然暗惊”抒发感受,落到现实,无限凄楚 。而词的下片则设情境写“恨” 。
用“怎奈”、“那堪”、“黄鹂又啼数声”等词句进一步把与佳人分手之后的离愁别绪与仕途不顺,有才得不到施展的身世之“恨”,融于一处,并使之具体化、形象化,达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境界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八六子·倚危亭
谁知道“一帘幽梦”这首诗的全部啊

【一帘幽梦里的诗句全】

一帘幽梦
我有一帘幽梦 不知与谁能共
多少与谁能共 多少秘密在其中
欲诉无人能懂 窗外更深露重
今夜落花成我有一帘幽梦 不知与谁能共
多少秘密在其中 欲诉无人能懂
窗外更深露重 今夜落花成冢
春来春去俱无踪 徒留一帘幽梦
谁能解我情衷 谁将柔情深种
若能相知又相逢 共此一帘幽梦堆 春来春去俱无踪徙留一
一帘幽梦 谁能解我情衷 谁将柔情深种
若能相知又相逢 共此一帘幽梦
窗外更深露重 今夜落花成堆
春来春去俱无踪徒留一帘幽梦
我有一帘幽梦 不知与谁能共
多少秘密在其中欲诉无人能懂
窗外更深露重 今夜落花成堆
春来春去俱无踪 徒留一帘幽梦
谁能解我情衷 谁将柔情深种
若能相知又相逢 共此一帘幽梦
窗外更深露重 今夜落花成堆
春来春去俱无踪 徒留一帘梦
一帘幽梦里的诗句全

有没有古诗有一帘幽梦的?《八六子·倚危亭》
宋 秦观
倚危亭 。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
无端天与娉婷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 。正销凝 。黄鹂又啼数声 。
幽梦:
1、忧愁之梦 。
唐杜牧《郡斋独酌》诗:“寻僧解幽梦,乞酒缓愁肠 。”
2、隐约的梦境 。
①唐 李商隐《赠从兄阆之》:怅望人间万事违,私书幽梦约忘机 。荻花村里鱼标在,石藓庭中鹿迹微 。
②宋 苏轼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
③宋 张先《木兰花》词:“欢情去逐远云空,往事过如幽梦断 。”
④清申涵光《匡庐吟问李饶州志清》:“十载匡庐幽梦结, 西江血满鄱湖热 。”
一帘幽梦这个词最早出自哪里?最早出现在秦观的词《八六子》
八六子秦观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剗尽还生 。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
无端天与娉婷 。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
怎奈何、欢娱渐随流水 。
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 。
蒙蒙残雨笼晴 。正销凝 。黄鹂又啼数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