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提供含有“桃花”的古诗词急诗词大意是别离感怀的请写明出处( 二 )


李商隐【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韵译】:
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
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
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韵译】:
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
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 。
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
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光得快要发狂!
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
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
仿佛觉得,我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
很快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 。
丘为【左掖梨花】
冷艳金歇雪,余香乍入衣 。
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
【译文】
左掖梨花盛开,它的清冷艳丽超过白雪,
余香吹入人们的衣襟 。
春风啊春风,请你不要停下来,
将梨花的芬芳吹向玉阶,吹到皇帝那里去吧!
高适【咏史】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
【译文】
像须贾这样的小人尚且有赠送绨袍的举动,
就更应该同情范雎的贫寒了 。
现在的人不知道像范雎这样的天下治世贤才,
把他当成普通人看待 。
刘禹锡【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
【译文】
秋风从何处吹来?
萧萧之声送走雁群 。
清晨吹入庭前树木,
羁旅他乡的我最先敏感地听闻 。
清平调词三首 翻译清平调词三首
①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
②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
③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
翻译:
①见到云就使人想到她的衣裳,见到花使人想到她的容貌,春风吹拂着栏杆,在露水滋润下的花朵更为艳浓 。如此美人若不是在神仙居住的群玉山见到,也只能在瑶池的月光下才能遇到了 。
②(贵妃)您真像一支沾满雨露、芳香浓郁的盛开的牡丹花啊!传说中楚王与神女在巫山的欢会那只是传说而已 。
哪能比得上您受到君王的真正的恩宠呢?就算可爱无比的赵飞燕,还得穿上华丽的衣裳化好妆才能比得上 。
③牡丹与贵妃都如此美丽动人,使君王直笑着看,此时心中有再大的恨意,只要和贵妃一起来到这沉香亭畔的牡丹园,也会被消散得无影无踪了 。
谁能提供含有“桃花”的古诗词急诗词大意是别离感怀的请写明出处

扩展资料:
这三首诗第一首以牡丹比贵妃,歌咏她的美艳;第二首运用典故,以带露之花比贵妃得宠;第三首兼咏贵妃和牡丹 。
这组诗构思精巧,咏花咏人,紧密结合 。诗中"云想衣裳花想容"等都是清新自然的佳句 。
卖炭翁翻译翻译: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
原诗:
卖炭翁
唐代: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