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螳螂怎么捕食的句子100个( 二 )


螳螂在做出这种令谁都惊奇的姿势之后,一动不动,眼睛瞄准它的敌人,死死盯住它的俘虏,准备随时上阵,迎接激烈的战斗 。哪怕那只蝗虫轻轻地、稍微移动一点位置,螳螂都会马上转动一下它的头,目光始终不离开蝗虫 。螳螂这种死死的盯人战术,其目的是很明显的,主要就是利用对方的惧怕心理,再继续把更大的惊恐纳入这个不久以后就将成为牺牲者的对手心灵深处,造成"火上加油"的效果,给对手施加更重的压力 。螳螂希望在战斗未打响之前,就能让面前的敌人因恐惧心理而陷于不利地位,达到使其不战自败的目的 。因此,螳螂现在需要虚张声势一番,假装什么凶猛的怪物的架势,利用心理战术,和面前的敌人进行周旋 。螳螂真是个心理专家啊!
看起来,螳螂的这个精心安排设计的作战计划是完全成功的 。那个开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蝗虫果然中了螳螂的妙计,真的是把它当成什么凶猛的怪物了 。当蝗虫看到螳螂的这副奇怪的样子以后,当时就有些吓呆了,紧紧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一动也不动,在没有弄清来者是谁之前,它是不敢轻易地向对方发起什么攻势的 。这样一来,一向擅于蹦来跳去的蝗虫,现在,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了,甚至连马上跳起来逃跑也想不起来了 。已经慌了神儿的蝗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儿忘到脑后去了 。可怜的小蝗虫害怕极了,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生怕稍不留神,便会命丧黄泉,在它最害怕的时候,它甚至莫明其妙地向前移动,靠近了螳螂 。它居然如此地恐慌,到了自己要去送死的地步 。看来螳螂的心理战术是完全成功了 。
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的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 。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 。接下来,这个残暴的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 。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 。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
在蜘蛛捕捉食物、降服敌人的时候,它通常采取的办法是:首先,一上来便先发制人,猛烈地刺击敌人的颈部,让它中毒 。这样做的好处是对手中了毒,自然也就没有了力气,也就不能继续抵抗防卫了 。先下手为强嘛!与此相同的,螳螂在攻击蝗虫的时候,也是首先重重地、不留情面地击打对方的颈部 。受了一顿狂轰乱炸的痛捶之后,再加上先前万分的恐惧,蝗虫的运转能力逐渐下降,动作慢慢地迟缓下来 。也许是已经被打蒙了的原因吧 。这种办法既有效又非常的实用 。螳螂就是利用这种办法,屡屡取得战斗的胜利 。无论是杀伤并食用和它一样大小的动物,还是对付比自己还要大一些的昆虫,这种办法都是十分有效的 。不过,最让人感到奇怪的,就是这么一只小个儿的昆虫,竟然是一种十分贪吃的动物,能吃掉这么多的食物 。
捕食黄蜂
那些爱掘地的黄蜂们,算得上是螳螂的美餐之一了,因此常常受到螳螂的光顾 。螳螂经常出没于黄蜂的地穴附近 。因此,在黄蜂的窠巢近区看到螳螂的身影屡屡出现,便不足为奇了 。螳螂总是埋伏在蜂窠的周围,等待时机,特别是那种能获得双重报酬的好机会 。为什么说是双重报酬呢?原来,有的时候,螳螂等待的不仅仅是黄蜂本身,因为黄蜂自己的身上常常也会携带一些属于它自己的俘虏 。这样一来,对于螳螂而言,不就是双份的俘虏,双重报酬了吗?不过,螳螂并不总是这么走运的,也有不太幸运的时候 。有时,它也会常常什么都等不到,竟无功而返 。主要原因是,黄蜂已经有所疑虑,从而有所戒备了,方让螳螂失望而归 。但是,也有个别掉以轻心者虽已发觉但仍不当心的,被螳螂看准时机,一举将其抓获 。这些命运悲惨的黄蜂为什么会遭到螳螂的毒手呢?因为,有一些刚从外面回家的黄蜂,它们振翅飞来,有一些粗心大意,对早已埋伏起来的敌人毫无戒备 。当突然发觉大敌当前时,会被猛地吓了一跳,心里会稍稍迟疑一下,飞行速度忽然减慢下来 。但是,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螳螂的行动简直是迅雷不及掩耳 。于是,黄蜂一瞬间便坠入那个两排锯齿的捕捉器中--即螳螂的前臂和上臂的锯齿之中了 。螳螂就是这样出其不备,以快致胜的 。接下来,那个不幸的牺牲者就会被胜利者一口一口地蚕食掉 。又成了螳螂的一顿美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