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唱歌》教学反思如何写?( 二 )


三、学生总是给我最多——关于最真实的预设与生成
每上一堂课,孩子们总能给我最多 。我们的生成出发点,应该是学生最真实的需要 。就如这堂课中由老师带领学生哼唱和接唱的“口耳相传”部分,其实就是一种模仿,是几个音几个音分开来?还是一个乐句一个乐句的完整学,在设计时,我们曾经犹豫过 。割裂开来一音一音的模仿虽然教学速度快,但割裂了音乐的整体性,犹如庖丁解牛,却味如嚼蜡 。而一个乐句一个乐句的整体听赏过后的模仿 。虽然需要多花几遍时间,却一气呵成 。这种设计不仅是从音乐本身最真实的特点出发,更是从养成学生音乐素养最真实的需要出发 。我们要完成的不是一堂课上的环节流畅,更应该是最初最真的梦想 。
每上一堂课,孩子们总能给我最多 。感谢我所有的学生 。他们在课堂上生成的真实往往是突现的灵感,能为课堂增加灵动 。上课中有很多孩子精彩的表现,我最珍惜的却是这样一个细节,在“你唱我和对山歌”的互相帮腔环节中,很多孩子都投入的只演出自己的那句,只有一个孩子捣乱似的一会粗声一会细声 。一边唱还一边做怪样 。因为被同学检举说做鬼脸,我在课堂上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在一人分饰多角,一会是老汉、一会是地主、一会是酸秀才、一会是老大妈 。当然要一会粗声一会细声的挑来跳去啦”他的回答让我们忍俊不禁,也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的投入和创造 。我送给他大大表扬,借此更把歌曲背景结合了人物的音色向其他孩子做了介绍,看着他感激的眼神,其实我更想对这个会思考敢表演的孩子说声谢谢!
不记得是谁曾说过,一个作品中,使我们真正感到愉快的是作品音乐上的美 。我甚为认同 。在音乐课堂上,最能打动师与生,最后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的也应该是音乐本身的魅力 。在音乐教育中,最后要达到的最终的梦想,也应该是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对音乐旋律的热爱、追求、感受、表现 。愿我们的老师选择最有用的素材,创设最有效的情境,在真实的预设与生成体验师生的共同成长,求真、求善、求美 。让这千百年来流淌在在山水间的歌声,流进孩子们的生命,一步一步的靠近那最初的梦想 。

《谁唱歌》教学反思如何写?


《谁唱歌》这是一首轻松、活跃的儿童歌曲 。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动和心理特征,我让学生通过复习歌曲、游戏、说、唱、演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对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
在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每一环节紧密联系环环相扣,都有我的设计意图,首先通过一首小动物唱歌,把学生带入音乐的氛围,然后用游戏式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这首歌的难点,再让学生边听范唱的同时,边感受歌曲的旋律,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认识,学唱歌曲环节以聆听为主,第一次聆听感受歌曲情绪、第二次聆听以找出歌曲中的小动物、第三次聆听找出小动物的叫声,直接试唱,对附点音符多唱几遍突破难点,最后通过表演及续编歌曲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使课堂得到拓展,使学生的兴趣得到进一步的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