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毛泽东会写诗词?现代人为什么不会写?

现代人也会写 , 但是没有写得好的人而已 , 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大师年代 。原因有三
一是文化西方化明显 , 我是80后 , 父母都是经历了文革的50 60年的人 , 他们大部分人基本没有受到正规教育 , 出现了文化断层 , 导致像诗词一类需要长期训练和积累的技能几乎绝种 。
而改革开放之后 , 文化基本是全盘西方式教育 , 导致80后开始 , 文化风气很接近现代美国 。其实今天的中国人其实比日本 台湾 韩国所谓西方国家体制下的人更像美国人 。我们喜欢电影重节奏音乐和快餐文化(比如微博) , 对京剧诗词一类都非常缺乏热情 。
二是文化体制问题
其实就算是出现文化断层 , 中国这么多人 , 肯定也能出很多文学天才 。但是现在是新中国 , 文化作品大部分是赞歌型 , 像杜甫这样敢写批判现实主义的人基本绝迹 。
三是题材问题 。
我们中国现在是太平盛世 , 不打架不忘国 , 没什么好写的 。一般太平盛世都只能写景致写信仰什么的 , 这种题材太小资 , 出大师比较难 。
毛泽东诗词毛泽东的诗词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壮阔 , 其挥写的常常是
万里江山 , 千军万马的宏伟场面 。历来的诠释者都是在强调其辽阔之中的“革
命乐观主义” ,  但如果仔细读一下 , 字里行间却也常常流露出一种曹孟德的
“月明星稀 , 鸟鹊南飞”的隐隐惆怅 。例如“怅寥廓 , 问苍茫大地” , “一
片汪洋都不见 , 知向谁边” , “萧瑟秋风今又是” 。数一数 , 他用得最多的字
是“万”和“苍” , 也许这正是他的人生哲学“人间正道是苍桑”的叹息吧 。
写古诗最难的是写现代题材 。毛泽东诗词
中最成功的一点 , 则是用古体诗及大量典故来描写现代题材 。试看“神女应无恙 , 
当惊世界殊” , “忽报人间曾伏虎 , 泪飞顿作倾盆雨” , 更有许多“岁岁重阳 , 
今又重阳 , 战地黄花分外香”、“雄关漫道真如铁”等的战争题材 。
纵观毛泽东其人 , 为政似朱元璋秦始皇 , 诗词偶如曹操 , 这些都很可
理解 , 但有一个唐朝诗人对毛泽东诗词的影响似乎更大 , 这就是既非帝王将相 , 
又非政坛沙场风云人物 , 只活了二十七岁的一介书生李贺 。“一唱雄鸡天下白”
源于李贺的“雄鸡一声天下白”(前者在平仄及炼字上比后者更佳) , “人生易
老天难老”或“天若有情天亦老”则是出自李贺的原句“天若有情天亦老” 。
也许可以这样理解∶李贺与毛泽东都是既不信鬼神或藐视鬼神 , 而诗作中却充满
了鬼神之气的矛盾人物 。
毛泽东喜欢借用别人的诗句 , 这一点使古典正统先生们大为反感 , 因而
贬其诗词为“抄袭” 。而实际上这些借用之句都有许多神妙之处 。例如前面所讲
的李贺诗句 , 还有“我欲因之梦寥廓”(李白∶“我欲因之梦吴越”) , “天若
有情天亦老”(见李贺句 , 或薛昂夫“春若有情春更苦”) , “东临碣石有遗篇”
(曹操∶“东临碣石”) 。其引用之句恰到好处 , 而炼字常比原句更妙 。
毛泽东诗词另一个明显特点是粗旷 。这是用古典诗词写现代题材最难的
一点 。“齐声唤 , 前头捉了张辉瓒”;“当年鏖战急 , 弹洞前村壁” 。老年的毛
泽东也许粗旷的什么都不讲究了 , 已至冒出著名的“不须… …”的佳句来 。
这个世纪是中国社会的苍海桑田 。无疑 , 毛泽东已成了现代中国的“魏
武挥鞭” , “今朝”的“风流人物” 。想当年 , 毛泽东作古 , 举国吊丧痛哭 , 而
隔岸台湾则是爆竹一片 (见76年9月“纽约时报”) 。叹今日 , 十年文革已成
伤痕 , 毛像毛选又成热门之物 。真可谓 , “千秋功罪 , 谁人曾与评说”
毛泽东一首词中表达了一种思想:“多少事 , 从来急 , 天地转 , 光阴迫一万年 , 只争朝夕”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诗词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作者:毛泽东 朝代:近代 体裁:词 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