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全集中突然出现一个男人叫江德福爹( 三 )


郭沫若接此消息,乐不可支,回到国内,蒋委员长亲自接见,郭大文豪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连夜写就美文《蒋委员长会见记》,此文虽不长,但以肉麻的口吻称颂蒋的手是如何的温暖,眼睛是如何的明亮,抗日的决心是如何坚定等等,文革中郭吹捧Mao.ZD的那一套,在这里已显现雏形 。
郭沫若在文章中描绘了他如何依依惜别,如何亲吻安娜的额头,如此凝视熟睡的孩子,如何忍痛抛家弃小投身抗日洪流等等,写得缠绵,写得摧人泪下,有诗为证:
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 。
去国十年余泪血,登舟三宿见旌旗 。
欣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 。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
郭沫若的这套春秋笔法,安娜在晚年给予明确的否定 。郭沫若是瞒着安娜,偷偷回到了中国 。作为安娜,身为郭家的人,死为郭家的鬼,风风雨雨那么多年,共度难关,对于郭沫若回国抗日的主张,安娜肯定会做出尊重的选择,至少,她决不会将郭沫若出卖给日本宪兵,在这里,郭沫若为何又要如此匆忙地落荒而逃呢?唯一合理的解释是:郭又可以自由自在地回到祖国,安娜这张日本牌,在郭眼里已没有太多的利用价值,当年他想和于立忱结秦晋之好而不可得,这回他终于有了机会 。郭沫若在抗日的崇高口号下,实际上是堂而皇之地将安娜与孩子们无情抛弃掉 。
郭沫若回到中国后,马上与于立群搞得火热,在漫长岁月中,他竟未给安娜写过一封信,寄过一文钱,任这群孤儿寡母辗转挣扎,受尽人生磨难 。1947年,《改造日报》采访人员陆立之在东京见到安娜,当时安娜室徒四壁,空无一物,全家仅靠一点山芋充饥 。安娜悲极哽咽,痛诉郭沫若的无情与冷酷:“鼎堂(郭沫若)不应该是这样 。……他音信全无,把这个家全忘了 。如果说是战争阻隔、信息不能,这也是借口胡说,这里还是不断的有中国人的消息,我就读到过他回去后写的一篇文章叫做《在轰炸中来去》,说自己光荣的见到蒋介石……” 。
安娜的这段哭诉,已明明白白地透露出郭沫若是存心抛弃安娜与孩子这个客观事实 。在这里,有这样一个问题:郭沫若为何要做得如此绝情?如果他要追求爱的自由,当年和安琳、于立忱之间的事,安娜根本就无力阻拦,郭沫若根本无需如此兴师动众 。再说,郭沫若可以甩掉安娜,那五个孩子毕竟是亲骨肉,虎毒不食子,何况人乎!
要解开这个谜底,仍需联系当时的政治环境 。郭沫若回国后,他很快积极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创作素材,这是郭从十九路军的指挥者陈铭枢那里听来的 。这素材说的是十九路军有位团长与日本女子结了婚,两人相亲相爱,家庭美满 。“一?二八”事件那天晚上,是他在闸北打响了对日抗战的第一枪 。“七七”芦沟桥事变后,他决心奔赴国难,与妻子离婚 。在离婚席上,妻子当着证人的面对丈夫说:“你是军人,处在国难严重的时刻,正是你应该效命疆场的时候,请你不要顾虑我……”
郭沫若说起这悲剧素材时情绪相当激动,可以想像,这里多多少少渗透着他的影子,但需要指出的是,郭沫若在这里有明显地将抛弃安娜的行为合理化的潜在动机,同时,这对恩爱的团长夫妻,为何一定要走向离婚的结局呢?难道不离婚就不能去抗日吗?在这里,郭沫若没有做出具体的解释,安娜的日本人身份,将给他的未来政治仕途带来负面影响,这点郭沫若有相当的认识,因此,快刀斩乱麻,尽快与于立群结合,彻底切断与安娜的一切联系成了郭沫若自我独善的最佳选择 。
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安娜,他可以宽恕郭沫若的不检点,但当她彻底明白郭沫若这种自私的本性时,她的忍耐也达到了极限,她至死无法原谅郭沫若,大概在这里可以找到真实的答案 。

郭沫若对不住安娜,他实在是没有脸面面对安娜 。1951年,安娜要求见郭一面,郭托辞拒绝 。当时的安娜可能是气不过,直接冲到了北京西城大院胡同五号郭家大院 。郭沫若回家见到安娜就如老鼠见了猫,推托去换衣服从后门“落荒而逃”,并向有关部门求助如何“摆平”安娜 。安娜彻彻底底看透了郭沫若的为人,以后再也没去找郭的麻烦 。倒是Mao.ZD、周恩来等人看不下去,先是给了安娜一个副部级的待遇,并将她安置在大连,委托大连大学的校长李一氓全面照顾安娜的生活,Mao.ZD在开会见到郭沫若之际,偶尔还会关心地寻问郭是否给安娜寄了生活费 。
上世纪70年代,安娜曾回日本省亲,主要是为了处理留在日本的房产 。回中国后,1975年她去北京见了郭沫若一面 。彼此年纪都大了,许多事只能封存于记忆中 。安娜面会郭沫若的目的是向他通报日本房产处理的事情 。这多多少少有点先斩后奏的味道 。但安娜有相当的主见,在日本受了那么多苦,她有权来处理这房产,但处理完毕,向郭沫若通报一下,安娜认为这是必要的礼节,这里可以看出安娜的良好修养和素质 。郭沫若在这个问题上,对安娜的做法没有任何不满,他一直保持沉默,或许这是他最好的选择 。这是两位老人生前的最后一次见面,他们回忆了当年在日本的生活片断,气氛是相当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