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一篇《蒹葭》的赏析500字左右呃···水平别太高了( 四 )


二、意象的空灵
实际上,诗中所描述的景象,并非目之所存的现实人事,而是一种心家 。这种心象,也不是对曾经阅历过的某件真事的回忆,而是由许多类似事件、类似感受所综合、凝聚、虚化成的一种典型化的心理情境 。这种心理情境的最大特点,是不粘不滞、空灵多蕴 。“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就是这种空灵的心理情境的艺术显现 。在这里,由于追寻者和被追寻者的虚化,那看来是真景物的河水、道路险阻,乃至逆流、顺流的追寻路线,以及伊人所在的“水中央”等诸种地点,也都成了虚拟的象征性意象 。对它们均不可作何时何地、河山何水的深究,否则,伊人既在河的上游又在河的下游就自相矛盾,连两个人何以都不渡过河去也成了问题 。《蒹葭》的成功,就在于诗人准确地抓住了人的心象,创造出似花非花、空灵蕴藉的心理情境,才使诗的意境呈现为整体性象征 。
三、意境的整体象征
诗的象征,不是某词某句用了象征辞格或手法,而是意境的整体象征 。“在水一方”,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徊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 。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读者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爱情的境遇和唤起爱情的体验,也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理想、事业、前途诸多方面的境遇和唤起诸多方面的人生体验 。意境的整体象征,使嫌夜)真正具有了难以穷尽的人生哲理意味 。王国维曾将这首诗与曼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相提并论,认为它二“最得风人情致”,这显然是着眼于它的意境的人生象征意蕴 。
事实的虚化、意象的空灵和意境的整体象征,是一个问题的三个层面 。从事实虚化到意象空灵,再到整体象征,这大致上就是象征性诗歌意境的建构过程 。
【参考资料】
异人异境,使人欲仙 。(明•钟惺《诗经评点》)
此自是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诗 。“在水之循”,此一句已了,重加“溯徊”、“溯游”两番摹拟,所以写其深企愿见之状 。于是于下一“在”字上加一“宛’牢,遂觉点睛欲飞,人神之笔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
细玩“所谓”二字,意中之人难向人说,而“在水一方”亦想像之词 。若有一定之方,即是人迹可到,何以上下求之而不得哉?诗人之旨甚远,固执以求之抑又远矣 。(清,黄中松《诗疑辨证》)
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耳 。其实首章已成绝唱 。古人作诗,多一意化为三叠,所谓一唱三叹,佳者多有余音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诗境颇似象征主义,而含有神秘意味 。(陈子展《诗经直解”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徊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帷》:“一方,难至矣 。”按(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陈启源(毛诗稽古编•附录脱之曰:“夫悦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悦益至 。”二诗所赋,皆西洋浪漫主义所谓企慕(抚恤11汕t)之情境也 。古罗马诗人桓吉尔名句云;“望对岸而伸手向往”,后世会心者以为善道可望难即、欲求不遂之致 。德国古民歌咏好事多极障,每托兴放深水中阻 。但丁《神曲减寓微旨放美人隔河而笑,相去三步,如阻沧海 。近代诗家至云:“欢乐长在河之彼岸 。”……(钱钟书惜锥编)》之,叹之,怨之,哭之!赞同
16| 评论
向TA求助 回答者: kuhapi | 二级采纳率:66%
擅长领域: 暂未定制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推荐答案
检举 | 2010-12-30 21:09 检举 | 2010-12-30 21:09 热心网友
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 。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 。根者,情也 。相思莫不如是 。露之为物,瞬息消亡 。佛法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情之为物,虚幻而未形 。庄子曰:乐出虚,蒸成菌 。一理也 。霜者,露所凝也 。土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 。求佳人而不可得,于是相思益甚,其情益坚 。故曰“未晞”,“未已” 。虽不可得而情不散,故终受其苦 。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此相思之最苦者也!
情所系着,所谓伊人 。然在水一方,终不知其所在 。贾长江有诗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夫悦之必求之,故虽不知其所踪,亦涉水而从之 。曰“溯洄”,曰“溯游”,上下而求索也 。且道路险阻弯曲,言求索之艰辛,真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 。然终于“两处茫茫皆不见”,所追逐者,不过幻影云雾,水月镜花,终不可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