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洛阳的古诗词有哪些( 四 )


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 , 先后有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 , 拥有1500多年建都史 , "普天之下无二置 , 四海之内无并雄" 。
先后100多个帝王在这里指点江山 , 因此有“千年帝都”之称 , 在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定都的城市 , 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定命名为神都的城市 ,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与核心 , 河图洛书在此诞生 , 儒、释、道、玄、理肇始于此 。
丝绸之路与隋唐大运河在此交汇 , 中国的国名便源自古洛阳 , 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 , 被世人誉为“千年帝都 , 牡丹花城” 。
参考资料:洛阳-百度百科
描写“赞美洛阳”的古诗词有哪些?《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唐·韦庄、《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宋·欧阳修、《秋思》唐·张籍
1、原文:《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唐·韦庄
洛阳城里春光好 , 洛阳才子他乡老 。
柳暗魏王堤 , 此时心转迷 。
桃花春水渌 , 水上鸳鸯浴 。
凝恨对残晖 , 忆君君不知 。
译文:
春暖花开 , 万象更新 。洛阳城里 , 春光明媚 , 娇好异常 。可是 , 我这个天涯浪子 , 却只能异地漂泊 , 老死他乡 。眼前的魏王堤上 , 杨柳依依 , 浓荫茂密 。而我心怀隐痛 , 满心凄迷 , 惆怅不已 。桃花嫣红 , 春水碧绿 , 烟笼柳堤 , 水浴鸳鸯 。此物之出双入对 , 相守相依 , 更勾起我这个离人永隔之悲苦 。无以释解 , 只好把一腔相思相忆之情凝结成的丝丝愁恨 , 化解到落日西沉的余晖之中 。远方的人儿呵 , 遥远的故国呵 , 你知道不 , 我这是在怀念着你呵!
赏析:
这首词是韦庄在公元九世纪(唐僖宗中和年间)避乱洛阳时的作品 。韦庄客居洛阳 , 正是国家多事之秋 , 战乱频仍 , 民不聊生;自己则浪迹他乡一事无成 。所以词一开头 , 就以排比偶句写景抒慨 。上句写景 , 洛阳多花 , 春光确实很好;下句抒慨 , 洛阳多才子 , 但他们却因为生不逢时而垂老他乡 。洛阳的大好春光未能使之陶醉 , 反而触发了他的隐忧 , 可见这位“洛阳才子”此时感慨颇深 。这里 , “春光好”是淡写 , “他乡老”却是重笔 , 情景两两对举 , 比照十分鲜明 , 以情景的反差表现了心理的反差 , 突出了“春光”却在“他乡”、虽“好”可惜已“老”的矛盾心境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读到这里说“可怜可怜 , 使我心恻”(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一) , 可见“他乡老”一语 , 既是韦庄一类晚唐士人的慨叹 , 也是历代失意士人胸中共有的块垒 。三四句承上 , 一句写景 , 一句写心 。魏王堤即魏王池 , 因“贞观中 , 以赐魏王泰”而得名 , 它是东都洛阳的游赏胜景 。但安史乱后 , 东都已失去昔日的魅力 , 更何况此时游赏 , 就更有一番今不如昔之感了 。句中着一“暗”字 , 虽是烟笼柳堤的实景描绘 , 但也确是作者的虚笔映衬 , 从中透露出一种历史与人生的迷蒙感 , 所以下句就直接托出“此时心转迷”的心态 。眼前所见的是春光缭乱、烟柳迷茫之景 , 胸中翻腾的是怀才不遇、心志凄迷之情 。眼迷心迷 , 景迷情迷 , 使他又一次陷入迷惘忧伤之中 。这也正是他在《中渡晚眺》一诗中所写的“魏王堤畔柳如烟 , 有客伤时独扣舷”的情与景 , 不过这里情景更为密合 , 意旨更为蕴藉 。
过片与首句呼应 , 具体描绘春光之好:桃花红艳 , 春水清澈 , 鸳鸯双双 , 嬉戏水上 , 一片明丽的春色 , 一派盎然的春意 。写到这里 , 作者似乎已从上片心迷之情中解脱出来 , 陶醉于融洽的春光之中了 。其实并不 , 后面两句说明他又一次以情景的反差来表现自己心理的反差 , 又一次表达自己的心迷:“凝恨对残晖 , 忆君君不知” 。这里 , 词人面对残晖 , 一方面是恨意郁结 , 家国之痛 , 身世之悲 , 都化成恨在心头凝结 。下一“凝”字 , 极共沉重 。另方面是深切忆念 , 故国之忆 , 亲友之忆 , 都化成怨在心底激荡 。下一 “忆”字 , 格外深挚 。“君不知”三字 , 以怨对方的不知、无情、无动于衷 , 曲折表达自己的忆念之深、之切、之诚、之纯 , 真是“无限低徊 , 可谓语重心长矣”(丁寿田等《唐五代四大名家词》乙篇) 。吴蘅照在《莲子居词话》中说:“韦相清空善转” 。这首词 , 以恨转忆 , 以景迷转心迷 , 以情景反差转心理反差 , 就此一端 , 也可看出吴蘅照说他“善转”是不错的 。